(巿民之言)經屋乏人問津宜重新規劃公屋數量

734

  2019年經屋申請涉及的A區B4、B9及B10地段,合共3011個單位,當局有信心明年下半年完工,後年初具條件派樓;短期將開展定價。定價落在多少?回顧2021年7月,房屋局曾表示按2019年在立法會審議新經屋法時已討論相關預算,當沿用有關預算會是每平方呎實用面積約5000元,每平方呎建築面積約4000元;據此,1個T2單位,200萬元似乎跑不掉了。

  這批單位經過16年的禁售期後,可以向房屋局繳付補價出售予澳門居民,可謂具升值可能的最後「尾班車」。然而當年符合資格的申請高達35,765份,或有人不再符合資格而放棄,七除八扣還是有約3萬份申請變成陪跑。

  那麼2021年又是怎樣呢?經屋將建於新城A區的A1至A4及A12共5個地段,合共5254個單位,業主僅能以當初的購買價格出售,並須扣減因恢復單位的居住條件之相關工程費用等款項;還是有11,000份申請,可能疫情樓價尚算「企穩」,可能有5000左右的申請是買不到經屋。

  2023年,經屋將建於新城A區的B5、B7、B8、B11及B12共5個地段,合共5415個單位,可惜目前僅有3900多份申請,當中還包括數百份需補交資料的申請。在乏人問津下,對比2021年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竟然還形容申請情況「少咗啲」,目前申請數僅及2021年的25%左右,不是少了一些,而是少了很多!可見羅立文根本不吃人間煙火。

  更何況,這3900份申請,當中有否是2019年和2021年的重複申請者,又再七除八扣後,5400個經屋單位可能還有近4000個單位空置,眼見申請冷淡,當局唯有延長申請期,也是特區成立後首次。但,延長申請期亦非有效做法,始終經屋成為非完整資產,是令人卻步主因。

  好了,上述3個新城A區經屋申請年期的單位,加起來才1.4萬個,意味28,000個公共房屋單位還有1.4萬個未被規劃,查房屋局今年11月資料,新城A區有4088個社屋單位在建,即是說區內有約萬個單位未規劃,在政府改變經屋轉售規定下,可以預期這萬個單位會在短中期變為「閒置土地」。當氹仔拍賣土地也流標下,轉為私人住宅似乎也未必有人願意投資,且政府曾表示新城A區有4000個私人住宅單位,故前瞻一點,這些可建逾萬個經屋單位的土地,能有甚麼用途發展?不要忘記,出生率逐年下跌時,人口未必再像昔日大幅增加,住宅用地已無太大需求。那麼,調整公屋規劃以至「房屋5階梯」,是當局急切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