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民之言)積極抗疫攻堅展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513

  久守必失下,疫情有蔓延之勢,只能主動出擊迎戰,力爭社會面清零,可惜當局近來做事往往教人有慢半拍之嘆,眼下澳門新一波疫情發展,當局顯得手足無措,跟在病毒傳播後頭變相救火隊慌了手腳。

  官員做事要有擔當,還得具有能力,走先一步應對後續的疫情發展,否則只會被疫情牽著鼻子走。然而,3周快將過去,曠日持久,當局過去的「部署」未能奏效,抗原檢測、重點人群核酸檢測相繼推出,可社區還是擴大傳播鏈。我們期望當局「重新振作」,而非把市民推向對立面,我們還是有一些建議。

  參考內地,以小區管控,非工作人員不能進出小區,當局派員到小區進行全民核檢,禁止居民進出,實行全市停工停業停課。

  惟按上海經驗來看,必會出現陣痛期,澳門可借鏡利弊按實況作出優化,如特定物流、食品廠、食肆和鮮活食品販賣、派送人員可如常上班,由政府協調物資供應,如目前紅碼封控區的處理手法,向封控的居民供應新鮮食材或熱餐,以BA.5.1病毒的傳播性來看,不用久封,只要一連5日全城封控,這樣就不用全民核檢時形成人群聚集。

  我們相信,只要汲取上海經驗,優化生活物資派送方式,以澳門僅有70萬人口而言,相較上海大城市規模,實行起來問題不大。

  針對人力資源問題,以澳門3萬多名公務人員,加上社團協調,組織義工甚至有薪的臨時人員,應付派送維生物資,粗算具備足夠人手。再針對在社會靜止狀況下仍肩負維持秩序、維生派物資的人士,每日安排核酸檢測,這樣就可以縮窄要核檢的數量。至於再具體的落實措施,這得特區政府各部門人才提供意見和執行方案。

  同時,我們相信有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廣東省和珠海市這兩個兄弟省區關顧支援,一定可以從速戰勝疫情。目前,特區政府每天被疫情消耗實力,就算廣東派來650個檢測人員助力,也只是找出陽性個案,無助阻止病毒擴散。當局不妨改變現有思維抗疫,來個絕地反擊,相信有助解決目前漫無目的沒完沒了的核酸檢測。

  澳門作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熱土,經濟和社會民生福利,一直為世界稱羡,今次抗疫工作能否成功,關係「一國兩制」善用制度優勢,否則,澳門特區成為拖國家後腿的城市,這不是我們樂見的。澳門人,是時候團結起來,勇於面對批評,總結經驗不斷改善,展現我們共建家園愛國愛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