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行政長官賀一誠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前赴廣州,與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廣東省省長王偉中會晤,就粵澳疫情聯防聯控,推動兩地經濟復甦,加強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合作,以及深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發展,共商謀劃出台措施。這是中共廣東省十三次黨代表大會結束後,澳門特區政府及時與當地黨政代表會晤,延續粵澳合作,指引高質量合作發展的重要契機,在迎接黨二十大勝利召開的同時,向外界呈現發揮粵港澳優勢,尤以粵澳、澳珠合作開發橫琴方面,鋪排創新政策落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就粵澳雙方高層會晤,所以有這方面的領會,概因,前不久行政長官賀一誠「放風」入境人士「10+7」隔離醫學觀察措施之後,當賀一誠結束訪粵行程,特區應變協調中心便公布「10+7」措施於6月15日零時起實施,可見,因應「疫情」變化,廣東省趨於平穩,粵澳確認自疫情發生以來,雙方在聯防聯控下取得優異成績,「外防輸入」促成澳門與珠海口岸的過境防疫措施得以有效應對兩地疫情風險,經過多方驗證,從24小時核檢陰性證明,逐步放寬到如今的7天,足見,這是建基於粵澳兩地疫情平伏,具放寬人流交往的基礎,令到聯防聯控可以向兩地人員往來、經濟復甦傾斜,才具備「試行」「10+7」隔離措施基礎,以便一切在有效管控下,鬆綁經濟運行。
當然,從特區政府公布的訊息,粵澳雙方在會晤中還達成一定的攜手合作發展策略,尤其抓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個重大歷史機遇,用好澳門特區「一國兩制」政治制度優勢,探索深合區稅務優惠等民商事規則趨同澳門的政策融合、完善粵澳跨境交通安排、「澳車北上」便利兩地居民出行、引進人才和深化公務員培訓、布局「四大產業」和創新項目落戶……已經明確成為雙方今年下半年致力推進的工作項目,當中,橫琴深合區在今年年底將迎來「封關」,「一線開放、二線管住」的貨物流通管控策略,是深合區獲國家賦權趨同澳門特區發展的重要一招,相信,這必然是這半年內粵澳合作的重中之重。
由是,從新聞稿不難看出,粵澳雙方在確立自身工作任務的同時,有時不我待推進攜手高質量發展的緊逼感。賀一誠強調「特區政府必定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落實各項工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四個新』戰略和『四個新』工作任務……」;李希書記則強調「……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攜手高質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當中,高質量發展已然是「板上釘釘」,是中央交予粵澳的「任務指示」澳門特區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發展「四大產業」且「延伸」至橫琴深合區;廣東則要做實做強新發展格局支點,積極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廣東路徑」。上述,可體現在粵澳攜手建設橫琴深合區成為共同交集,以全國戰略大局,在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體現深合區四大戰略定位的新平台、新空間、新示範、新高地。
按照這條思路推進,粵澳追求高質量推進大灣區和深合區發展,橫琴今年底「封關」作為粵澳下一階段合作重點,在雙方會晤中必然有細緻部署,「一線開放、二線管住」,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由中央政府公布內容和賦權。而且,從新聞稿另一側面看,澳門特區實施「10+7」入境新隔離措施,也是為著下半年助力經濟回暖,促進兩地經濟復甦的手段,與廣東省取得聯防聯控疫情新進展,才能鬆綁人流,促進深合區「人氣」,體現各種跨境要素活起來。
2022年上半年幾近尾聲,下半年步伐響起,際此,怎樣從粵澳雙方會晤中,「吃透」下半年攜手合作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發展格局,澳門社會各界能否因應自身發展,抓住契機未雨綢繆作好部署,乘國家、大灣區、深合區發展東風而上,應仔細思考、規劃,才能搭上國家發展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