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總部周六、日一連兩日向公眾開放,共吸引約1.7萬人到訪這座南歐風格建築,細味建築風格之餘,也了解作為澳門政治權力機構的政府運作和沿革;甚至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日上午回到政府總部,與到訪的市民和遊客同樂,互動交談和合照,切合今年主題「共賀雙慶」,密切人們與政府關係。
政府總部每年向公眾開放,讓普羅市民和遊客可以有機會進入行政權力中心「心臟」,加上政府安排系列演出以及在花園設置花卉展,促使訪者了解政總不同功能區的運作,今年更設置「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圖片展,可以說是從「柔性」一面,向公眾介紹澳門特區25年來的發展歷程以及政府功能,加深民眾對「政府」這個權力機構的親切感,其實也是政府總部開放日以期達到的目的,增強官民互動、互信,才能攜手共建澳門特區美好家園,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下,促進社會互信才能營造良好的施政氛圍,同心合力應對澳門特區在發展進程中遇上的困難和挑戰。
由是,從另一角度看,如何能夠增強官民互信,給予行政權力「民意」支持推進社會經濟民生發展,是「有為」政府、「施政為民」政府需時刻緊記,施政不能脫離民意,才能「在地」切合社會經濟民生實況施策,對症下藥;可是,「有為」政府又不能總是「順從」民意失卻引領社會邁向預定目標的政府功能。為此,如何聽民意、想民之所想,以及平衡各種需求、利益,便考驗政府乃至各級官員的政治智慧和能力,展現既腳踏實地,又能仰望星空,為澳門特區指引出時代發展路向。
固然,這是一種「理想境界」。概因,「政府」作為公權力核心,從制訂特區發展目標,各範疇施政政策,到關顧經濟民生發展,可以說,在有限的資源上如何設定先後緩急措施,怎樣分配好財政的調度來用於「刀刃」上,以至因應內外環境急遽變化湧現的各種經濟民生難題,只有政府掌握真實數據和資料,才能科學、理性判斷作出必然的「決策」。其中,正正是普羅市民「欠缺」的數據資料,僅從民間善良風俗習慣看待政府施政應要的取向;從而可見,不少社會議題莫不出現官民「落差」。
正因如此,才有賴政府抱持「服務」精神,以民為本,加強官民互動溝通,釋除社會疑慮,將彼此的互信確立在「服務型政府」以本末、緩急來調和施政,才足以促成良政善治,體現施政為民。其中,怎樣完善聆聽民意和決策機制,也讓社會清晰政府決策取向和各種「備用」手段,在公平公正中落實各項施政部署,按部就班引領整體社會前行,共度難關,才能從政府「剛柔並濟」中,讓普羅市民加深認識政府,密切官民關係。
我們相信,在澳門素有的愛國愛澳傳統和勇當主人公的「澳人治澳」氛圍中,特區經過25年共建,已為我們打下良好的發展和應對風險基礎。只有澳人同心同德,官民加強溝通,聽取民間施政反饋,提升政府管治能力,澳門特區定能在祖國關顧、社會和諧中邁向新時代新征程的願景,提升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