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民之言)多方舉措吸客助經濟復甦

134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澳門依賴博彩旅遊業的產業單一化,缺點曝露了出來。特區政府亦知道僅能依賴旅客救經濟,近日日均有3萬名旅客便大做宣傳,惟在疫情下,增加旅客救經濟也只是唯一之途。昨日,中央政府表示有關部門將根據澳門政府請求,積極研究推出支持澳門旅遊業發展、加快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等一系列政策舉措。這個「請求」,間接說明了特區政府目前視增加旅客就是挽救經濟的靈丹妙藥。

  然而,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昨日也提醒「經過今次疫情,社會各界對澳門經濟結構存在問題的認識更清醒,對中央明確澳門發展路向的認識更深刻。」可惜的是,橫琴總體方案實施1年下來,僅「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澳人仍未能取得紅利,反而特區政府承認當地人口基數不足,無法帶動經濟。那麼,要「港澳辦相信有中央的大力支持,在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澳門一定能夠更好發揮獨特優勢,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方面繼續有新的作為。」特區政府又能端出甚麼來?

  其他產業先不說,特區政府有否積極向中央爭取,放寬簽注和團客措施?現時內地辦理赴澳旅遊簽注較以往難,電子簽注不便,影響內地居民來澳意欲。另一方面,昔日的團客主打「港進澳出」5日港澳團,受香港當地事件和疫情影響,相關團體旅遊停辦多時,澳門能否爭取珠澳同遊的3、4天團,用好橫琴深度合作區優勢推動一程多站遊?9月19日起,經珠澳口岸入境珠海人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放寬至48小時,消息令人振奮,惟不得不承認,內地多個省市出現零星疫情,只是廣東較穩定,怎樣提升旅客至每日五萬人次,也考驗特區政府智慧,例如爭取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放寬至7天又是否可行?

  香港政府正積極考慮實施入境檢疫及醫學監察「0+7」措施,免酒店檢疫,方向是與國際接軌。誠然,以香港近期日均新增七、八千宗確診個案來看,港澳寬關並不現實,惟縮短海外人士訪澳隔離期,增加期間的核酸檢測次數,有望爭取港客以至外地旅客來澳。

  體育局有意復辦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賽,當局表示已積極與高水平街道賽的海外電單車車手和部分房車賽車手接洽,大部分車手有意願並表態若需隔離亦會前來澳門參賽,我們相信縮短隔離期或可吸引一部分車手,故可以視大賽車為先行先試方向,再審視效果決定後續防疫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