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賀一誠連續兩日視察居民社區和走訪6家綜合度假休閒企業的非博彩元素設施,5位司長到不同地方巡視,了解節假日期間的公共和民生服務,這些「落區」情況過往比較罕見。在官方立場認為春節假期期間澳門各區旅遊景點人氣續升,「旅遊+」推廣活動初見成效。然而,從側面反映,旅遊設施、世遺景點和社區旅遊,仍然是澳門的引客重點,澳門擺脫不了旅遊博彩業。當中,我們看到由社會文化司及文化局局長走到福隆新街,文化局職能本是修繕文物建築,福隆新街的保育工作做得好不好,難以評定,但我們看新聞資料,似乎是賀一誠視察福隆新街一帶的營商環境,這樣的安排,就有點突兀。
5位司長視察過後,政府有否改善經濟民生,口岸通關是否暢順,旅遊配套是否足夠,政策有否真正落實,才是重中之重。
年初三有高達9萬名旅客入境,創疫情以來單日高峰,的確為澳門經濟注入強心針。回顧2019年澳門的入境旅客總人數近4000萬人次,即人均博彩消費約8000元就有3000億賭收。以目前疫情緩和下,日均4萬名旅客,1年目標有1500萬名旅客,很容易做到,而人均博彩消費要有1萬,才能有1年1500億賭收,以博彩稅35%計,政府收入500多億元,算是較平穩的預測。不過,隱憂是衛星賭場退場加上貴賓廳萎縮,能否有年1500億賭收,難說!加上就算政府庫房有500多億元收入,2023年特區政府一般綜合預算開支為1044億元,故仍有400多億元的財政缺口,如何填補?答案就是只有從財政儲備中填補,但這樣坐吃山崩下去,10多年也就揮霍殆盡。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意義,應是增加政府稅收來源,有良好的稅收來源,政府才可以發放民生福利,諸如為社保注資、發放現金分享等,否則「不為稅收」的說法,不實際也不現實。澳門實行「一國兩制」,《基本法》第104條第2款規定:「澳門特區財政保持獨立和自行支配財政收入,不上繳中央人民政府」,惟倒過來,當澳門出現財政赤字時,也不應由中央人民政府幫助,這樣才能體現澳門「一國兩制」行之有效。當然,我們相信祖國永遠是澳門強大的後盾,惟倘若澳門的財政要出現連續赤字,也不是我們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