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議員提問政府如何開拓海外客源?我們亦看得出當局積極開拓國際旅客市場,只是在環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出現不穩狀況下,要開拓國際旅客相信並非易事。澳門致力擴大國際旅客客源,認為旅客結構要多元化,本地企業創造迎合國際旅客的旅遊產品,終極目標是達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才是吸引國際旅客的初心。
當局計劃明年先重點拓展東北亞及東南亞的多個國家旅客市場,明年施政報告提出要以「慶祝澳門特區成立25周年」為契機,推廣及開展連串吸引旅客的活動。明年準備送出25萬份獎品,涵蓋機票、酒店及中小企優惠。可惜舉措捨本逐末,政府似乎忘記鼓勵發展多元旅客產品才是根本,一味要求更多國際旅客,但沒有針對他們的配套服務,也沒有相應體驗,也是徒然。增加國際客比重,離不開多元體驗,但,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內地客能擺脫只到娛樂場觀光的困境嗎?反過來說,誰說國際客源一定走進社區?社區沒有吸引力的話,便沒有旅客願意前往,反觀內地旅客在內地社交媒體宣傳下,反而更多走進社區,甚至進入民宅範圍「打卡」。
要經濟適度多元,要有穩定的博彩稅收,當局只有集中火力發展旅遊業一途,財政預算預計明年的博彩收入足夠達到收支平衡,且有11億元撥入庫房做儲備,的確可喜可賀。
新博彩經營法律提出博企吸引國際賭客能減免5%稅率,只是新法生效逾1年下來,究竟博企能吸引多少國際旅客?行政長官說這是商業秘密,但政府提供的應是豁免稅收的總數而不是每家博企營運狀況,故應當有數字交代,惟當局秘而不宣,是數字太難看抑或另有原因?我們促請當局交代。
無論是國際客或內地客,提升旅遊質素才最重要!也應讓內地客亦願意參與其他旅遊模式、旅遊產品。作為澳門周邊海島旅遊的首個重要島嶼珠海市桂山島,目前航線狀況如何?旅客取道澳門前往桂山島,除了使用碼頭服務和乘船外,似乎難以貢獻在澳門的經濟上,外國不缺乏漂亮的海島和肥美海鮮,旅客總不會因為桂山島的風光吸引而前來澳門聯旅觀光吧!
政府透露國際客源在今年10月日均5200人,我們保守地以10月份日均旅客10萬人來算,國際旅客只佔5.2%,只有四分之一多一點點,與當局期望達20%形成落差。
故此,當局與其大花公帑舉辦「活力澳門周」這種高成本低產出的活動,倒不如完善旅遊產品,協助業界推出更多符合國際客源口味的旅遊產品,增加吸引他們來澳門旅遊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