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澳結束「6˙18」一波疫情回復防疫常態化後,近日仍有零星個案,昨日1名任職港澳貨船船員的本澳男子,其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初步判斷為輸入性新冠病毒感染個案。當局即時將患者住所列為紅碼區進行封控,其工作地點內港6號A2碼頭即時暫停運作進行徹底清潔消毒。衛生局並於內港貨運碼頭至司打口附近一帶開展「3日2檢」重點區域檢測。衛生局又指,經基因檢測確定患者感染的是香港常見的奧密克戎(Omicron)BA.2病毒株,而患者的8名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政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昨早公布,本澳昨日新增1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個案,患者為男性,73歲,澳門居民,為港澳貨船船員,8月7至9日期間均上班。8月4至8日每日核檢均為陰性,8月9日傍晚進行核酸檢測,及至8月10日凌晨確認其檢測結果呈陽性,初步判斷為輸入性新冠病毒感染個案。應變協調中心表示,上述人士的同住人和同船同事被送往做核酸檢測,後將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應變協調中心其後公布患者在澳的行蹤:患者8月7至9日期間均有上班,8月4至8日每日核檢結果均為陰性,8月9日下午5時在司打口乘坐6B號巴士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核檢站做核酸檢測,然後乘坐H1號巴士在水坑尾轉乘2號巴士,在司打口站下車步行回家;晚上8時半左右離家,步行前往內港碼頭6號A2號碼頭的港澳貨船上班,及至昨日凌晨確認其檢測結果呈陽性。
6號A6號B碼頭列為黃碼區
應變協調中心指,因不排除患者在本澳居住及工作地點所在區域有傳播風險,為此,將其居住地點:安仿西街121-129號美華閣列為紅碼區;其工作地點內港6號A2碼頭即時暫停運作,待徹底清潔消毒後方可重開;而旁邊的內港6號A、6號B碼頭列為黃碼區,在上述地點上班的工作人員澳門健康碼亦會轉為黃碼。
消息公布後,大批穿上防護衣的警員分別封控患者居住的美華閣,及封控患者工作的內港6號A2碼頭,期間有多輛救護車載走碼頭內相信是患者密切接觸者的人士。
隨後,應變協調中心公布,因應昨新增1例輸入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個案,由於港澳船的船員有一定社區傳播風險,且不排除內港貨運碼頭一帶的人士有潛在的感染者,為進一步評估新冠病毒在本澳社區內傳播的風險,針對其曾居住地附近及經常出入的重點區域居住或工作的人士,開展重點區域核酸檢測。以下重點區域人士須於昨日下午4時至今日內完成第一次核酸檢測,並於8月12日完成第二次核酸檢測,3天內須進行2次核酸檢測(即「3天2檢」),每次核酸檢測須相隔至少24小時,當天已參與其他類別的核酸檢測則不須重複核檢。
患者BA.2病毒株香港常見
重點區域檢測對象包括:內港貨運碼頭至司打口附近一帶,柯邦迪前地/司打口,河邊新街,比厘喇馬忌士街,鹽巷,李加祿街,貨倉街,三層樓上街,樂建斜巷,三層樓街,三層樓斜巷,三巴仔橫街,群興新街;其他曾在8月7日及之後在上述區域逗留超過半小時的人士。
考慮到相關區域風險較高,2019年7月1日之後出生的嬰幼兒,及不良於行且需人照顧的長者或殘疾人士不獲豁免。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會向在重點區域居住的人士發出短訊提醒進行預約檢測,如沒有按上述規定完成「3日2檢」者,其健康碼於8月13日轉為黃碼。
昨晚,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昨日新增的陽性個案,經基因檢測確定其感染的是奧密克戎(Omicron)BA.2病毒株。
BA.2病毒株為香港特區常見的病毒株。此外,該患者共8名密切接觸者(包括2名同住人和6名同船同事)的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