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何雋捷橫琴報道】澳門中文媒體橫琴行(第二期)昨首日行程最後兩站來到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並參觀入駐產業園的澳門企業──分子態(珠海橫琴)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據介紹,自產業園孵化區2018年底落成至今,註冊企業228家,其中通過產業園平台培育的澳資企業57家,佔註冊企業的25%,涉及中醫藥、化妝品、保健品、醫療器械、 生物醫藥、醫療服務領域,已逐漸形成一定產業集聚氛圍。
助澳中醫藥產業發展經濟多元
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首席財務官張海鴻向媒體介紹中醫藥產業園基本概況。他指,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是澳門推動中醫藥產業化和國際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內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的專業化中醫藥產業園區。產業園始終遵循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促進中醫藥產業化和國際化的發展初衷,為扶持澳門企業成長和發展、培養澳門人才發揮作用。圍繞「國際級中醫藥品質控制基地」和「國際健康產業交流平台」的核心定位,以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平台、推動國際化發展,以及大健康產業發展為思路規劃與開展工作,目前園區整體建設初具規模。
他續指,產業園建有符合中國內地及歐盟認證標準的GMP中試生產、研發檢測、產業孵化基地等一體化全鏈條的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專業化公共服務平台,可為境內外研發機構和生產企業提供符合歐盟和中國GMP標準的臨床試驗藥物加工、中試及上市產品的委託生產服務。
張海鴻稱,產業園以澳門為視窗、莫三比克為試點,創新「以醫帶藥」的國際化推廣模式,並開始在維德角及周邊國家複製推廣。至今,幫助包括澳門在內的多家企業共9款產品在莫三比克成功註冊。
至於產業園如何為入駐企業提供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副行政總裁馮准表示,產業園為企業提供多樣化服務,包括基礎性的商事登記服務、政府對接、政策解讀及宣講服務;協助企業進行政策及項目申報;並在中醫藥專業提供政策諮詢、技術指導。同時,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法務、財務管理、市場推廣等多方面的培訓及服務,至今為6家澳門企業提供了從藥品、保健食品等新產品開發,及現有產品的技術升級等服務,其中,1家澳門企業研製的中藥同名同方藥已獲得澳門上市許可。
入駐橫琴公司望反哺澳門產業
媒體一行隨後參觀分子態中醫藥健康產業公司,自主研發的內地首個基於工業4.0架構的現代中藥無人工廠生產線,開創性實現低碳的全管道化流程化的中藥組分化生產,自主研發的植物有效成分高效分離純化技術集成系統PLEESIT,實現中藥全組分的量化標準化。
分子態中醫藥健康產業公司主管劉佩泳表示,企業入駐產業園兩年,組成團隊並研發技術,未來將相關經驗和成果反哺澳門產業。她又透露,公司目前部署在澳門橫琴口岸約10分鐘車程處設置廠區,預計年內將招聘人員並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