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Dr.Adam Leong梁文健醫生。相信大家都曾有過類似經歷,明明已經睡滿8小時,但一覺醒來不但沒有精神飽滿的感覺,更渾身酸軟,肌肉酸痛,原來這跟你的睡姿有著很大關係。
睡姿是每一日都會維持長時間的姿勢,換言之錯誤睡姿對體態造成的影響可是非常深遠。常見的睡姿包括正躺、側躺及趴睡,到底每一款睡覺姿勢對身體如頸椎、脊椎帶來甚麼影響?哪一種睡姿才算好?
將4種常見睡姿做健康度排序:仰睡>右側睡>左側睡>趴睡。
一、仰睡(正睡):(仰面朝天躺在床上)
正躺是保持身體朝上,不歪向某一邊,是最正統最有規矩的睡法,也是對脊椎最好的睡姿。正躺好處是,睡覺時採正躺姿勢,有助保持身體與脊椎是筆直及對稱,脊椎兩側的肌肉也不會因為特別出力而緊繃。
正睡好處:脊椎呈現最自然的S形曲線、肌肉放鬆、內臟不會被壓逼。
正睡壞處:原有打呼(打鼾)況狀會更嚴重,骨盆前傾嚴重者,正睡會感受到腰酸狀況更明顯。
仰睡(正睡)也有其壞處,因為正臉朝上,重力會導致舌頭、喉嚨軟組織震動,若本來就有打呼的問題,狀況則會加劇。選擇枕頭時,可以挑選蓬鬆且柔軟的枕頭,不要墊得太高,就可避免不自然彎曲,打呼的問題就能有所改善!
二、左側睡:左側睡是僅適合部分人的睡姿
左側睡好處:是較適合懷孕媽咪的睡姿,能提供更多氧氣給肚子裏的小孩。
左側睡時胃會略低於食道,胃酸與食物較容易停留在胃部,也能減少胃食道逆流發生。
左側睡壞處:會壓逼心臟,讓身體感到不適,容易睡著後變成側趴姿式,造成腰部脊椎旋轉。
心臟位於身體左側,左側臥睡壞處是會壓逼心臟,包含大腸、小腸的出口方向也是在左側。
有心臟病、腸胃疾病、膽結石……等心臟、腸道疾病的朋友,較不建議採此睡姿。
如果你是懷孕媽咪,「左側睡」則變成醫生推薦的睡姿,媽媽的右上腔靜脈是供應胎兒氧氣的地方,若以右側入睡,可能會使血液回流不佳、血壓不足。
側睡時建議在兩腿膝蓋間夾小枕頭,保持骨盆的穩定,減緩腰部的不適感。
三、右側睡:右側睡也許更受歡迎的睡姿
右側睡時對於體內臟器的血液循環有所幫助。但要以身體肌肉骨骼的角度來看的話,側躺反而容易造成痠痛,因為脊椎容易變得歪斜不正。
右側睡好處:使身體較有安全感,容易入睡,並幫助新陳代謝。
右側睡壞處:側睡姿勢不正確,容易變成側趴姿式,造成腰部脊椎過度旋轉。
如果喜歡側睡,右側睡姿較佳,人的心臟位於左側,右側睡既不會壓逼心臟也能夠幫助心臟減輕負擔。
更理想的側睡姿勢是以雙腿微曲,整個人的線條呈S形,也能夠在雙腿夾一顆枕頭,可以睡得更安穩。
四、俯臥睡(趴睡):最不健康的睡姿
趴睡好處:對一般人來說趴睡沒有優點。
趴睡壞處:壓逼胸腔影響呼吸,加上頸部轉一側過度旋轉,容易使腦部缺氧,若非背部受傷或脊椎炎患者,不建議採趴睡姿勢。
選擇俯臥趴睡的人不多,此睡姿對健康具有不良影響,趴睡時,身體重量會落在胸腔與腹部,對胸部、心肺等器官帶來巨大壓逼,頸椎也會不正常的向後,長時間下來會對頸椎造成危害。
趴睡也可能造成眼壓上升,眼壓長期過高會壓逼到視神經,造成青光眼發生。
趴睡時,令頸、肩、脊椎感到不舒適,腰部彎曲大,甚至引發疼痛或麻痺,落枕也是趴睡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懂得選擇正確睡姿,提高睡眠質量,保持健康!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其非專業醫學文獻,必要時可諮詢相關專家建議,下期再見!
讀者如有問題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