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珠光照澳謝援澳醫護醫者仁心 助澳高頻核檢截社區傳播 交織溫馨故事感恩粵醫護

483

  本澳新一波疫情第十四輪全民核檢今日結束,餘下的320名廣東省、珠海市援澳核檢採樣隊員明日返回珠海,接受7日隔離,再度投身原本工作單位。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提筆《珠光照澳》感謝廣東省援澳團隊,並分享親見溫情瞬間。

  7月26日11時,吳在權前往沙梨頭活動中心核檢站探望馳援隊員,剛好見1位長者坐著傷殘摩托車進站,不慎從車上跌落地上,磕傷了膝蓋。他未及上前協助,便見有兩三名採樣隊隊員瞬即上前幫忙,又立馬準備藥箱。無奈藥箱內沒有包紮用品,於是又飛奔到附近藥店購買膠布碘酒為長者清潔傷口。雖然老人家只受了皮外傷,但採樣隊員依然前前後後花費近半小時,料理好老人的傷口後才返回工作崗位。

  救傷扶危發放正能量

  昨日下午3時許,吳在權又得悉援澳的珠海市人民醫院採樣隊在前往核檢站路上,遇上一對情侶駕駛電單車失事倒地,他們目睹意外立即停車伸出援手,即場為兩名傷者仔細檢查並處理傷口,確認二人無礙,採樣隊才放心離開。

  吳在權指,核檢站點外,本不是採樣隊員的工作範圍,儘管坐傷殘摩托的長者和駕乘電單車小情侶只受了皮外傷,但就是這些小小細節,核檢隊員以救死扶傷的精神,毫不猶豫停下手上工作,伸出援手。吳在權動容地說,醫技在手,醫善在心,他們用汗水熱忱,擎起社會道德良知,描繪人間真情。

  6月18日澳門疫情爆發,廣東省、珠海市迅速組織行動起來,短時間召集635名醫護人員馳援澳門,在6月30日和7月3日分兩批進駐澳門開展核檢採樣工作。彼時,澳門疫情嚴峻,累積感染個案逾700宗,社區傳播大有蔓延之勢,多個感染源頭不明,紅黃碼區遞增,面對潛伏期短,傳播力強的奧密克戎BA.5.1,惟有果斷推行高頻次全民核檢,找到感染源做好封控,才能堵截傳播鏈。

  援澳來匆匆去也匆匆

  首批粵珠援澳醫護人員靜悄悄進駐澳門,沒有夾道歡迎,沒有鑼鼓喧天,但在他們到達後的第四輪全民核檢開始至第十輪,自7月4日至17日,每兩日1輪,本澳啟動高頻次共7輪全民核檢,強而有力排查社區潛藏隱患,管控高風險人群,且核檢速度明顯變快,社交平台上,市民紛紛對內地採樣員隊伍點讚,還有4、5歲小女孩以稚嫩筆法,畫上人物,寫上「多謝醫生」,感謝上門採樣員,對他們在酷暑中堅持站崗,辛勞付出,無私奉獻,交織起一個個感人故事。

  除讓市民更快速完成核檢採樣,援澳醫護也紓緩了本澳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加強原本崗位工作;與此同時,在核檢站內外援澳醫護留下不少溫馨畫面,處處體現醫者仁心。

  前(29)日,廣東省援澳核檢採樣隊第一批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凱旋返回珠海。再次沒有夾道相送、鑼鼓喧天,他們在澳門疫情遍地開花時急匆匆、靜悄悄而來,又在社會面清零,逐漸復工復市之時,未待澳門市民向他們好好說一聲感謝,便急匆匆、靜悄悄離開濠江。

  昨在檢測現場,來自珠海的醫生正忙於採樣,沒有時間接受採訪,1位年輕醫生只是匆匆地說一句「只要澳門需要,我們一定會來!」粵澳、珠澳唇齒相依,守望相助,600多位粵珠醫護人員,放下家庭、親人援澳,義無反顧穿起防護服,挺身而出,以血濃於水、家國情懷,以自身專業,像守護自己家園一樣守護澳門!

  《珠光照澳》鑄刻在澳門特區歷史里程碑上,援澳粵珠醫療人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儘管澳門居民看不清他們的容貌,但,醫者仁心、血濃於水的情懷,將粵澳兩地緊緊扭在一起。

  臨別依依,衷心感謝您們!《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