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競新書畫學會會員作品展」昨日揭幕,展出會員108幅篆刻、國畫及書法等作品,內容豐富、風格各異。會長吳彩霞表示,作品展為該會會員展示1年學習成果的平台,希望會員積極參與,虛心學習,為承傳中華文化作出努力;展期至本周六。
展覽開幕式昨日在林則徐紀念館2樓展覽廳舉行,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立法議員陳浩星、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澳門沙龍影藝會會員大會主席李汝榮、澳門二龍喉詩友會會長任風塵、澳門女子書法畫篆刻家協會主席洪珊珊、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之友副會長李俊鳴、澳門大學鄭裕彤書院院長黃承發以及該會會長吳彩霞主禮。
吳彩霞致辭時說稱,疫情過去,感恩展覽順利舉行,同時感謝資助單位澳門基金會,以及各位來賓對該會給予支持和鼓勵。她稱,學會自2001年成立至今有21年,每年都舉辦不同的藝術展覽及交流活動,一直積極參與社會各項活動,為推動澳門書畫藝術作出貢獻,期望藉年度會員作品展展示會員學習成果,與書畫界前輩及友好交流。她更寄語會員會今後繼續積極參與,虛心學習,不斷提升藝術造詣,為傳承中華文化努力。此次展覽涵蓋國畫、書法等藝術製作,內容豐富,風格各異。
透過作品頌揚抗疫前線人員
吳彩霞以《荷香墨韻》參展,荷花自古以來有「花中君子」的美稱,更是澳門區花,整個作品除要展現飄逸的荷葉千姿百態,傳神的墨色濃淡深淺外,更將荷花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希望觀者在看畫時能感受到荷花在荷塘裏隨風飄逸⋯⋯。吳彩霞笑言說:「今輪疫情1個多月,繪畫、寫書法除個人生活外,但大家在同心抗疫的關鍵時期,我們可以透過創作文藝作品,頌揚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逆行者』,這也是一種文藝正能量。」
「傳統藝術的創新與傳承之間不矛盾。創新是傳承基礎上的突破,傳承是創新基礎上的延展」,參展者吳錦蓮在介紹作品《鐵線圈成朵朵花》如是說。寫意花鳥畫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該作品花蕊、小鳥部分則採用強反差的色彩,透過濃淡均衡的藍色花朵及粉藍的鳥隻來烘托出整畫面的層次感,營造不同的畫作氛圍。至於題字則是採用較幼的線條行筆,尤如鐵線般,加上底下縱橫交錯花枝幹,與字體相呼應,也讓整個畫面協調。
參展者黃承發以《果熟秋枝重》作品描繪荷塘小景,該畫注重筆風和意境,因意會蘊含著中國畫的精髓。此作品的「留白」之處,除凸顯創作者的情意,更要表達作品內涵,欣賞者可通過「留白」聯想而獲得的一種意象空間,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澳門競新書畫學會會員作品展」由即日起至本月6日,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前往觀賞。《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