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迎春風.奮發向卓越」新華學校25周年校慶暨師生作品展昨日揭幕,展出該校師生及校友近300件作品,包括書法、繪畫、篆刻、勞作、人工智能等,藉此向社會匯報藝術教育成果,並期望透過展覽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學校師生純真樸素的理想追求,以及朝氣蓬勃的創新思維。
剪綵儀式昨午在青年發展局教育資源中心子瞻廊舉行,中聯辦教育與青年部助理張傳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教青局小學及幼兒教育處處長蔡敏芝,中華教育會副理事長黃德進,澳門蔡氏教育文化基金會監事、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澳門蔡氏教育文化基金會理事羅啟中及新華學校校長何宇等主禮。
彰顯「四自、五學、六愛」精神
何宇致辭時表示,新華學校堅守中華正道、不斷奮發創,辦學25載,在辦學實體蔡氏教育文化基金會的指導帶領下,近年來,大力推動教育改革,形成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基,三文四語、STEM科學、中醫藥科普的辦學特色;幼稚園則加以蒙特梭利、奧褔音樂等為辦學特色。是次師生作品展的形式有書法、繪畫、篆刻、勞作、人工智能、科研作品⋯⋯凝聚全校師生對家國的情懷、對理想的追求、對學習的熱忱!是新華師生「四自、五學、六愛」精神的外化!「四自」,彰顯的是不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要有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精神。
她進一步稱,「五學」,指的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感恩、學會創新的感悟;「六愛」,蘊涵的是龍的傳人、新華學子愛國、愛澳、愛校、愛家、愛人、愛己的堅定信仰⋯⋯何宇希望通過展覽令參觀者感受到新華師生純真樸素的理想追求,感受到新華師生繼承傳統的勇氣智慧,感受到新華師生朝氣蓬勃的創新思維,勇毅前行,走向卓越、再續華章!
新華學校中學部電腦及STEM老師林晉銘、小學部常識與科學科老師黃恆峰接受訪問時稱,近年,STEM進入公眾視線,學校緊跟世界潮流開展的STEM教學計劃,讓一幫喜愛創新發明的同學聚首一堂;而在教學上編排上,老師會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與學生溝通制作富有想像力及創造力的展品,希望透過課程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創造、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STEM課程除了加強其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更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是次展覽STEM部分作品是學生過往在本澳各項科技創新的獲獎作品,包括《自動收衣裝置》、《投石裝置》、《智能家居小助手》等。
新華學校老師吳紫妍以複合媒材《澳門印象:西望洋》、水彩畫《霧.女孩》、《雲霧森林》等精品參展。她自小愛畫畫創作,在高中時期由內地轉學至澳門就讀,當時有感內地與澳門環境不一,但澳門風物是「小而精」,故每次出外寫生均透過手中之筆記錄世間美好,《澳門印象》之系列作品創作由此而來。至於《煙霧》系列作品主要描繪女孩外在姿態美,呈現女性溫柔婉約的形象,更透過系列作品展現作者嚮往煙霧般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之生活態度;她並笑言,從藝術角度來講,唯有感悟生命所呈現的不同形態的美,才能夠更好把握住藝術審美的尺度。
展覽由即日起至下月25日,歡迎各界人士前往參觀指導。
《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