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薈萃)從世遺街道陶塑美食講好澳門故事

346

  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在「澳門篇章」展覽序言表示,澳門,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一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400多年以來,中西文化在蓮花寶地交匯、融合、創新,形成了澳門別具一格、多元特色的城市容貌,更留下屬於全人類、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篇章」吳在權舒發展,共分4個章節,以不同形式的書法為載體,透過書寫澳門世遺建築、名人街道、陶塑藝術、特色美食等內容,展現澳門開放多元的文化特質,向市民大眾推介更多具有澳門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

  吳在權介紹說,澳門世遺建築部分運用本澳25個世遺景點,分別創作出25幅書法,圖文並茂,並在每幅作品印有二維碼,讓市民旅客可以透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相關網站,網站內設有書寫體、印刷體介紹該世遺景點,還有導航引導市民旅客前往觀景,推廣「澳門歷史城區」。

  名人街道引領旅客探尋歷史足跡

  此外,他更藉世遺景點為核心,推出「澳門世遺系列──吳在權私藏茶」,產品結合有「僑銷茶」之稱的廣西梧州六堡茶,透過親筆揮寫馬王堆帛書字體,勾勒出澳門世遺的韻味。「私藏茶」更加入區塊鏈、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創新資訊技術,只要用擁有NFC功能的手機靠近茶盒,就可了解到這款茶的「前世今生」,實現真正的可溯源管理,所有資訊一目了然。

  而名人街道部分,包括葉挺將軍故居──賈伯樂提督街、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孫逸仙大馬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故居鄭家大屋坐落的龍頭左巷,以及林則徐紀念館所處的罅些喇提督大馬路等,多條與歷史名人息息相關的街道,吸引人們踏尋他們的歷史足跡。

  陶塑藝術作品亦正正起到宣傳澳門的作用,包括《救世為懷──鏡湖醫院創院150周年誌慶》、《盛世蓮花》、《澳門爆竹業──益隆炮竹廠》、《和諧共慶廿載情》、《澳門牌樓下祖輩的家國情懷》等作品,蘊含澳門的歷史文化、代表建築、愛國情懷等精神。

  吳在權在後記表示,「講好中國故事沒有終點,只有不斷創新的起點」。中國,作為世界知名的美食國度,傳統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更衍化出「治大國如烹小鮮」等影響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哲學觀念。故此,「中國味道」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澳門繼承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優良傳統,相容並包,推陳出新形成中西融合的土生葡菜。2017年11月1日澳門更獲評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成為中國第三座獲此榮譽的城市。展覽中特色美食部分,就展現出本澳多間具特色美食餐店。

  他續稱,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市民大眾細細品味「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味道、澳門味道,繼續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該會將於11月8日,以澳門美食為題,融合書法寫出澳門之味,更與「澳門美食節」互相輝映,慶賀澳門獲評定為「美食之都」5周年。

  《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