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薈萃)吳在權舒發認識澳門文化歷史

446

  由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主辦,澳門書法院、大灣區陶藝收藏交流協會協辦的「『講好中國故事』系列之『澳門篇章』吳在權舒發展」,昨假澳門市政署畫廊舉行開幕儀式,藉展覽加深觀展者對中華傳統文化及澳門人文歷史的認識,推廣家國情懷。展期至本月21日,歡迎廣大市民前往觀賞。

  澳門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殷汝濤,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何敬麟,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陳明金,澳門立法會議員陳浩星,鏡湖醫院院長吳培娟,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澳門城市大學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孫蔣濤等出席主持開幕儀式。

  智人會會長吳在權致辭時表示,澳門回歸祖國22年以來,「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譜寫了百年偉業的澳門篇章。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國家「十四五」規劃特別提出支持澳門發展「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為澳門發展明確了新定位、新優勢及肯定與信心,「一基地」更是今次「澳門篇章」所依托方向。

  他續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講好中國故事需要組織各種精彩、精煉的故事載體,使人想聽愛聽。」寫好澳門篇章亦然,需要用好澳門各種元素進行提煉創新,使人看懂看明。中西文化在澳門兼容並包,留下內涵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多元味道在澳門交匯融合,成就了「創意城市美食之都」五載美譽;歷史名人在澳門影響深遠,吸引人們踏尋他們的歷史足跡。

  善用澳門名片創造發展機會

  這些「澳門名片」可為澳門經濟發展提供內生動力,懂得善用則更有助於澳門創造更多發展機會。例如:是次展覽的「澳門世遺系列私藏茶」,便借助澳門世遺與傳統書法融合創作,輔以科技溯源,賦能茶產新活力的一次嘗試;「鏡湖醫院」、「益隆炮竹廠」、「牌樓」等陶塑,則借助石灣陶藝與澳門的物和事相結合,展現澳門人的愛國情懷。期望以此啟發更多人用好澳門特色,用好澳門優勢,講好澳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