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華翰墨情」佛港澳台僑中小學生書法比賽優秀作品聯展(澳門站)開幕及頒獎儀式昨假教科文舉行。佛港澳台僑8地的青少年學生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初心始終如一,對書法藝術嚮往的心依舊熱烈。「中華翰墨情」比賽由8地共評選出特優獎、優等獎作品100多幅,展現參與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滿腔熱愛。當中特優獎、優等獎作品會在佛山、香港、澳門、台灣進行巡展。
開幕及頒獎儀式昨下午5時半舉行,中聯辦宣文部部長萬速成,佛山市政協副主席麥潔華,澳門基金會副主席鍾怡,澳門教青局代副局長陳旭偉,文化局代表澳門演藝學院院長陳理理,澳區人大代表何敬麟,佛山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顧楠,佛山市委台港澳辦主任盤艷,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梁華、理事長郭敬文,佛山市政協文教體衛和文史委員會主任孫向陽,佛山市政協副秘書長夏化冰,佛山市政協港澳台及外事僑務委員會副主任丘冬梅等嘉賓出席。
麥潔華致辭時稱,佛山市政協自2016年開始,舉辦「中華翰墨情」佛港澳台僑中小學生書法比賽,希望通過這種具有共通性和傳統性的文化活動,讓更多海內外青少年在書法中浸潤心性、陶冶情操,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對書法藝術的熱愛之情,更好地延續中華文化之美。比賽至今已成功舉辦5屆,參賽人數持續增加,比賽影響力和傳播力不斷擴大,本屆比賽除佛山、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賽區之外,還增加日本和柬埔寨兩個賽區,賽事得到愈來愈多青少年書法愛好者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認可。
以書會友 以書載道
她表示,佛澳兩地地域相近,情深誼長。在歷屆比賽中,澳門同學的作品都可圈可點,本屆比賽又有70名同學獲獎。這次來澳門巡展的是大賽評選的95幅優秀作品,均為百裏挑一的精品,體現佛澳情誼和傳統文化在下一代中的傳承和延續。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廣大澳門同胞家國情懷不斷厚植,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不斷昇華,愛國愛澳主旋律更加響亮,其中書法藝術作為「精神符號」和「文化橋樑」發揮重要作用。希望同學能以是次活動為契機,繼續以書會友、以書載道,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促進民族復興和繁榮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梁華表示,文化交流,久久為功。「中華翰墨情」書法比賽已經連續舉辦5屆,今年有來自佛山、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柬埔寨8地的中小學生參賽,經過評委的嚴格評選,各地優秀的獲獎作品脫穎而出。而澳門今屆共有10間學校參賽,共收到143幅參賽作品,其中有70幅獲得獎項。比賽對於中華書法藝術在澳門傳承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佛港澳台僑6地中小學生搭建一個交流切磋展示書法藝術研學成果的平台。希望這項活動能持之以恆地進行下去,成為8地青少年學習傳承傳播中華書法文化的重要橋樑。
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是澳門文化藝術界人士和社團的聯誼組織,成立10多年來始終堅持「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秉持服務、聯繫、團結、交流的宗旨,凝聚愛國愛澳文化力量,加強澳門與內地及世界各地文化合作與交流,助力澳門青年文化藝術人才成長,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藝術。今後將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文化藝術交流,將灣區各城市的優秀文化「請進來」,讓澳門本土特色文化「走出去」,通過開展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為建設「人文灣區」,助力中華文化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影響力作出更大的努力。
《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