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之窗)王毅中亞行成果豐碩意義重大

3242

  6月6日至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邀訪問哈薩克斯坦並出席「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三次會晤。此行活動內容充實,成果豐碩,意義重大。

  中國和中亞國家交往歷史悠久,友誼源遠流長。自漢代張騫「鑿通」西域,古老的絲綢之路逶迤萬里、穿越千年,緊密聯結起中國和中亞各國人民,創造了波瀾壯闊的友好交往史,也培植了歷久彌堅的深厚情誼。30年前,中亞各國獨立伊始,中國政府率先同五國正式建交,開啟了雙方相互尊重、睦鄰友好、同舟共濟、互利共贏的新紀元。

  中亞地區是「一帶一路」首倡之地和西向首發站,是通往歐洲的重要樞紐。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上,與5國元首共同擘畫合作藍圖,宣布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此次王毅中亞行,同各方聚焦落實1月峰會成果,就進一步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提出5點倡議:一是完善6國合作的四樑八柱;二是打造疫後復甦的強勁引擎;三是構築地區和平的堅實堡壘;四是開闢人文交流的多元路徑;五是凝聚全球治理的積極力量。

  「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三次會晤的最主要成果是一致同意建立「中國+中亞五國」元首會晤機制,每兩年舉行1次峰會,以對6國合作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會晤還通過《「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聯合聲明》、《落實中國同中亞五國視頻峰會共識路線圖》、《關於深化「中國+中亞五國」互聯互通合作的倡議》和《「中國+中亞五國」數據安全合作倡議》4份成果文件。

  王毅將會晤達成的共識總結為10個方面,包括:攜手建設1個自主、和平、繁榮、合作的中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共建綠色絲路、數字絲路、安全絲路高質量發展;保障中歐班列安全穩定運營,推進人員「快捷通道」和貨物「綠色通道」;中亞國家一致支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願共同為全球治理貢獻力量;中亞國家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作出努力。在俄烏衝突對世界政治、經濟和安全構成衝擊,中亞國家首當其衝,糧食、就業問題突出的背景下,這些共識體現了雙方合作更加注重質量和創新,展示了雙方共同應對新挑戰和新問題的積極姿態。

  王毅中亞行期間,訪問了哈薩克斯坦,同哈總統托卡耶夫、副總理兼外長特列烏別爾季會見會談,同意攜手打造中哈關係下一個黃金30年,堅定不移增進戰略互信、開展互利合作、弘揚中哈世代友好、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雙方還宣布就分別在西安和阿克托別設立總領事館達成一致,中哈邊境口岸已全部恢復運營,雙方航空公司即將實現每周兩班雙向直飛。哈方將把對中國公民入境72小時免簽待遇延長至14天。

  中國與中亞五國地理上山水相連,安全上休戚與共,經濟上優勢互補,是心心相印、並肩同行的命運共同體。展望未來,中國將同中亞國家一道,以「中國+中亞五國」機制升級為契機,不斷深化同中亞夥伴的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攜手打造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造福6國和6國人民。

  龔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