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之窗)中歐貢獻世界和平進步

2196

  4月1日晚,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同日,李克強總理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主持第二十三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這是今年以來中國和歐盟機構之間最重要的高層交往,雙方達成不少共識和成果,為推動中歐關係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引領、指明方向。

  中歐要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以中歐關係的穩定性應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中歐領導人會晤如今已走過24年,在領導人會晤機制下,中歐已經建立了5套高級別對話機制和70多個各層級交流機制。中歐之間從最初的以經貿合作為主,逐漸向政治、戰略、安全、人文對話等多領域擴展,體現了中歐關係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局部到整體的變遷。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多邊不要單邊、要對話不要對抗是雙方的共識,中歐要帶頭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中歐要做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以中歐開放合作推進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中國和歐盟經濟總量之和佔全球三分之一,是世界重要的兩大經濟體。中國已連續兩年保持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2021年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生效助力更多特色優質名品進入彼此市場,中歐貿易額首次突破8000億美元,中歐班列開行15,000多列,同比增長29%。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說,中歐優勢互補、相互依存,中國市場已成為許多歐洲跨國企業全球業務的重要支柱。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歐經貿發展潛力巨大。中歐完全可以深度對接各自發展戰略,深化利益融合,促進共同增長,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促進世界經濟復甦發揮更大作用。

  中歐要做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以中歐團結協作應對全球性挑戰。中國和歐洲都是東西方文化重要發祥地和傑出代表,幾千年來相互促進、相映生輝。面對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戰,中歐應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倡導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全球治理觀。從攜手為達成《巴黎協定》作出重要貢獻,到共同引領生物多樣性合作,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相互支援、共克時艱,到進一步加強抗疫合作、消除全球免疫鴻溝,中歐在全球層面加強合作有著廣泛的基礎。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歡迎歐方支持和參與,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中歐為促進世界和平、經濟增長和共同繁榮作出努力,將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重要智慧和力量。

  烏克蘭局勢攸關地區與世界安全穩定,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闡明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提出要堅持勸和促談、防止出現更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構建歐洲和亞歐大陸持久和平、防止局部衝突擴大化等4點意見,充分彰顯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為捍衛世界和平和全人類共同利益發揮建設性作用的大國擔當。支持和平談判,推動局勢降溫,預防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控制危機外溢影響,是中歐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共識。雙方都不希望世界走向分裂,更反對任何形式的「新冷戰」。

  此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意義重大。在烏克蘭危機仍在持續的時刻,中歐作為兩大全球力量,保持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拓展合作共識,必將為歐洲和世界帶來當前最需要的穩定因素。雙方應該秉持正確相互認知,堅持相互尊重、對話合作、互利共贏,推動中歐關係不斷取得新發展,為世界和平進步作出中歐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的應有貢獻。

  龔 新(雙周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