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學)中醫生分析妊娠癢疹成因

263

  懷孕期間的孕媽媽常會在身體突然出現一些紅疹,是甚麼原因導致皮膚痕癢?我們在以下內文一一拆解!

  懷孕期間的孕媽媽由於生理變化,皮膚可能出現黑色素沉著和妊娠紋,又有可能是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而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皮膚痕癢。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出現紅色斑疹、丘疹而引致極度瘙癢,甚至會嚴重影響睡眠及情緒。

  一、妊娠癢疹的成因分析:

  在中醫理論中,妊娠癢疹的成因複雜多樣,主要可歸納為鬱火型和濕熱型兩種證型。

  1.鬱火型

  *成因:懷孕期間由於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孕婦容易出現情緒波動,肝氣鬱結,導致皮膚瘙癢。此外,孕期飲食不規律,過度進食辛辣、油膩的食物,也容易加重鬱火症狀。

  *表現:皮膚瘙癢,伴有心煩易怒、口乾口苦、失眠多夢、小便短赤、大便乾結等症狀。

  2.濕熱型:

  *成因:懷孕期間因環境潮濕或飲食不規律,過多攝入生冷、油膩的食物,會容易導致濕熱內生,濕熱蘊結在肌膚上,引發皮膚瘙癢。

  *表現:皮膚瘙癢難忍,抓痕明顯,伴有皮膚潮紅、腫脹、滲出等症狀。此外,孕婦可能出現口渴但不想飲水或飲水後胃中不適、小便短黃、大便溏稀等濕熱表現。

  二、緩解妊娠癢疹的方法:

  1.中藥治療:

  *鬱火型:治療原則為疏肝解鬱、清熱瀉火。常用中藥有柴胡、鬱金、梔子、黃芩等,可加減組成方劑,如:丹梔逍遙散等,用於疏肝解鬱、清熱瀉火、養血柔肝。

  *濕熱型:治療原則為清熱利濕、祛風止癢。常用中藥有黃柏、苦參、地膚子、蛇床子等,可加減組合,用於清熱利濕、祛風止癢、養血潤燥。

  2.外治法:

  *中藥外洗:利用中藥煮水後外洗患處,可快速緩解瘙癢症狀。對於濕熱型妊娠癢疹,可選用具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功效的中藥如黃柏、苦參等;對於鬱火型妊娠癢疹,可選用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功效的中藥如柴胡、梔子等。

  3.飲食調理:

  *對於鬱火型妊娠癢疹,孕婦應保持飲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對於濕熱型妊娠癢疹,孕婦應避免生冷、油膩食物,同時,應該多補充水分,有助於促進體內濕氣的排出。

  4.情感調理:

  *孕婦在孕期應保持心情愉悅,避免過度緊張和焦慮。情志的舒暢有助於氣血的調和,從而減輕皮膚瘙癢症狀。可通過聽音樂、閱讀、散步等方式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妊娠癢疹作為孕期常見的皮膚病,其成因複雜多樣,中醫通過辨證施治,內外兼治的方法,結合中醫治療、外治法和情志調護,為妊娠癢疹的緩解提供有效的治療手段。然而,每個孕婦的體質和病情各異,具體治療方案應在醫生指導下制訂,以確保母嬰安全。

  澳門註冊中醫生林嘉慧

  讀者如有問題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