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社綜會5建議穩經濟保就業

4249

  低處未算低,剛公布的3月份賭收為36.7億元,是2020年恢復訪澳旅客後新低,充分反映現時博彩業的近況。此外,近日特區政府為規管賭業經營者的法例「加辣」,昨日已將《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業務制度》正式提交立法會排期審議,務求統一規範博彩業所有參與者,尤其博彩中介人或管理公司都只可向1間博企提供服務,全面扼殺此行業的自由發展空間。

  博彩業在經歷逾兩年多疫情以來,客量和賭收都大幅減少,去年11月太陽城集團創辦人周焯華涉非法賭博被司警拘捕後,澳門賭廳就掀起一波急速結業潮,數以千計服務於不同賭廳的員工湧入本地區失業大軍行列,情況是回歸賭權開放後罕見,同時本地立法會正審議《博彩法》,當中亦涉及監管規範現有的衛星賭場,故在連鎖效應下,坊間即時傳出部分衛星賭場結業,如傳聞屬實及稍後出現,本地失業問題將愈趨嚴重。

  本會估計,第三季的澳門居民失業率可能增加至4.5%或以上,再加上應屆大學畢業生即將投入人力資源市場尋找工作,此消彼長及經濟不景下,失業人數可能更多,據聞在澳工作的香港人或擁有港澳兩地證件之人士,可能因此而回流香港發展,而很多以前被用作賭廳或中介人承包或長住的酒店樓層要被逼丟空,將大幅拖累酒店業的收入,繼而可能觸及炒人潮,一浪接一浪,政府需要高度關注。

  雖然《博彩法》新法案建議在生效後設過渡期,以減低對利害關係人的影響,但相信過渡期無助業界營運,衛星賭業結業潮似乎已悄悄展開。上月底某澳門老牌貴賓廳結業,影響約260名僱員,上周亦有消息指,位於新口岸及氹仔合共7間衛星娛樂場將會在6月或之前結業。而衛星賭場身處的酒店,相信亦會大受牽連,因為衛星賭場及其所處之酒店,關係密切,部分更是賭場用來招呼或送贈予賭客的福利或附加用途,因此如衛星賭場結業,此類酒店所受的影響不少;再者,近期旅遊局推出之本地人入住酒店優惠政策,未能惠及此類四星或以下之酒店,因此本會估計,有部分酒店可能出現暫停營運情況,待疫情及旅客來澳政策明朗下再作經營,亦因此,可能再將澳門失業率推到新高,情況未宜樂觀。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數字,2月份向公眾提供住宿服務的本地酒店業場所共119間(不包括用作醫學觀察及自我健康管理之酒店),而可提供客房數目同比增加8.1%至3.9萬間,而2022年2月各本地酒店的平均入住率為48.7%,即有半數以上之房間為空置。相信所有經營者的收入都呈現下降甚至出現虧損,不足為奇,故裁員相信是節省成本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多位本地專家學者提出各類建議,甚至呼籲失業者及青年人放下身段到橫琴及大灣區發展,明白紙上談兵人人都會,但事實放在眼前,澳門現時失業大軍,即時到橫琴或大灣區搵工,可以搵得到嗎?

  遠水不能救近火、產業多元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問題,惟今之計,是需要特區政府肩負加快落實各類援助政策,固本培元先解民困,而不是空談口號,將責任推在研究分析再分析的藉口上,故此本會建議:

  一、盡快推出2022年首期消費卡,金額為澳門10,000元和5000元立減額,為本地居民提升購買力及為中小微企注入溫水,提升營運能力及因此而增加聘用人手的誘因,而次期消費卡是否需要,可按下半年經濟情況而決定;

  二、為本地65歲以上長者、已在勞工局登記的失業人士、未有就業的家庭主婦及在讀學生和殘障人士,按人數計算,發放一次過的「關愛消費卡」,金額為8000元,以紓緩他們的經濟壓力;

  三、為減輕油價上升而為營業車輛帶來的壓力,建議特區政府向每部營業車發放5000元的燃料津貼,減輕業界的壓力;

  四、為鼓勵失業人投入勞動力市場,增加工作的動力,建議特區政府設立就業扶助津貼,為新入職而能持續工作3個月以上的人士提供每月3000元的津貼,能連續工作6個月者,提供每月4000元的在職津貼,為期1年,藉此增就業減失業;

  五、為增加本地人就業的機會,建議各機構在2022年內,如能成功聘請1位本地人士工作到年底,津貼10,000元,但此項津貼不包括聘請太空人掛單工作(執行條款可交由勞工局跟進)。

  希望上述建議能落實執行或由政府細化研究後落實。

  澳門社會研究學會 葛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