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主動思維統籌防疫穩經濟救中小企保就業

2041

澳門經歷40多天奮戰,在政府各部門,尤其前線工作者和醫護人員及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本輪疫情終得有效控制,並於周一(8 日)起恢復疫情前的防控常態化工作。更在珠澳兩地政府積極配合下,珠澳恢復免隔離通關,為澳門經濟引入一滴「活水」,讓本處於「離留之際」的澳門中小企盼得一絲曙光,希望逐步使澳門經濟及工薪階層就業重回正軌。

  然而,本人昨(12)日參與某個本地企業舉辦的會展活動時,主辦方告知,行政當局為防疫需要,禁止一切堂食,令商戶早已預備的食材不得不另作處理,且早已準備的人手不得不另作安排,更令原本充滿期待開心吃喝玩樂一番,以驅散疫情苦悶的澳門市民大失所望之外,關鍵還在於使到本屆參展之中小微企對政府救市措施信心有所動搖,質疑到底用甚麼來救中小企保就業?故此,建議特區政府宜思考善用政策措施,將被動轉為主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本輪疫情初期,特區政府下令關閉娛樂場所,禁止食肆提供堂食以及多輪全民核檢等政策措施,目的是為有效遏止病毒在社區傳播提供有利條件。但疫情進入「穩定期」,同樣為加強重點人群防控,故增設多個便民檢測站,以及在澳門出關通道增加核酸檢測,確能為珠澳維持免隔離通關提供有力保障。綜觀以上政策措施既達到堅持動態清零又能穩住經濟發展之目的。

  然而,本場會展實施禁止堂食,卻真的出乎所有人預料。因往年同樣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展覽場地設有間隔及保持適當距離可容許堂食。然而今次在穩定期則採用「防控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著實不利澳門疫後社會經濟恢復。縱然時態不同,但防疫要求亦可因地制宜。例如:沿用早前需持24小時核檢之措施方可進入會場,甚或增加進場前必須完成自我抗原檢測之要求,更甚者可參考現時往來珠澳措施,離場時需做核檢檢測等等,把被動思維轉化成主動思維,才是救中小企保就業的良藥靈方!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時強調:「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同時要盡可能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故希望為政者宜以觀大勢,謀大局,幹實事,抓緊抓實疫情防控重點工作,才能克服目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否則,就算有條件以派錢來援助中小企,也難解經營之困,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宜從多維度思考以解開抓防控穩經濟保就業死結。免久守必敗!

  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 吳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