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蓮峯廟值理會主席龔樹根獲2024仁愛功績勳章,他對榮獲仁愛功績勳章感到榮幸、感激,這是對蓮峯廟仝寅多年來工作的肯定;期望未來繼續秉持服務社會精神,繼續辦好學校、醫務所,繼續幫助弱勢群體。同時用好林則徐紀念館的各項活動,弘揚愛國主義教育。
出生率降辦校不易望政府支援
他指出:蓮峯廟一直堅持愛國愛澳的精神,1920年開辦蓮峰普濟學校,培養一批批優秀學子。1997年建成林則徐紀念館,傳承弘揚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又開辦醫務所,現時日均為100人提供醫療服務,且每日提供10個免費針灸名額服務長者,贈醫贈藥,並藉此培訓本地中醫人才。未來將繼續朝此方向發展。
被問及是甚麼原因支持他一路披荊斬棘,堅持公益事業的道路?龔樹根兒子、蓮峯廟值理會副主席龔永興稱,父親出身「草根」,深知草根階層的難處。兒時便見到父親不斷為有需要的人贈醫施藥,不求回報,只希望「幫得就幫」,也讓他十分敬佩。他續說,本澳出生率下降、辦校不易,未來只能「見步行步」,期望政府提供資源協助,支援學校繼續辦下去。
同善堂中學、培正中學獲教育功績勳章。同善堂中學校長黃德進感謝社會各界,尤其同善堂前輩對學校的關心和支持。同善堂自1924年起開辦義學,百年來一直堅持免費辦學。最初名為同善堂貧民義學校,為文盲提供識字教育,1936年起招收女生,1988年開辦成人學校,1991年正式更名為同善堂中學,成為澳門首個實現15年免費教育的機構,造福澳門社會。
同善堂百年育人中醫藥進校園
他續提到,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學校PISA測試的各項得分遠超澳門平均水平,也超過世界排名第一的新加坡的平均分。同善學校一直堅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是澳門首間中醫藥進校園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學校,中醫藥發展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學校多年來作育英才,校友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未來將繼續以更高標準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體驗,重視品德教育,以「德勤誠樸」為校訓,努力培養具社會責任感的人才,為澳門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表示,培正中學一直在創新科技、人文關懷、弘揚中華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獲得特區政府認同授予勳章感到開心,也是給予學校135周年校慶的禮物,期望繼續努力,為澳門及國家培養更多人才。
培正配合1+4育金融科技人才
他指出:學校會配合澳門「1+4」的發展目標再「加一把勁」培養人才,尤其在金融、科技方面。學校近年堅持探索將科技結合中華文化,通過科技賦能中華文化,通過手機、電腦等媒介,讓大眾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進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今年9月,培正中學在路環的新校區開學,他指出:該校區主要提供國際課程,已經開設幼稚園至小學四年級,及初中一年級,下學年將按部就班,開設不同年級課程。高錦輝說,路環校區與高士德本校形成資源互補,錯位發展,預計未來路環校區的畢業生將有七成以上到香港及世界各地升學,約三成留澳或到內地升學。師資聘請上採取本地人優先,前提是英語水平過關,及有留學經歷,熟悉外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