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管理 培養學生良好使用習慣

高錦輝:校園手機指引須有彈性

111

  【本報訊】教青局計劃下學年推出參考指引,明確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或電子設備的時間與場合;亦提供支援措施,支持學校購買手機集中管理設備。立法議員、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表示,手機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意從小開始教導及規範學生使用手機,但他不同意禁止學生使用手機。他又指,因應每間學校,甚至不同年級都有不同狀況,期望教青局的指引一定要靈活及有彈性,他亦建議教青局教導家長如何教育子女使用手機,透過家校共同管理,達至學生有良好使用手機的習慣和目的。

  高錦輝表示,培正中學目前不論使用手機、平板電腦,以至手提電腦的情況均非常普遍,校方由小學二年級開始實施「BYOD」計劃,即Bring your own device(攜帶自己的設備回校),平板電腦用於學習,因此由學生自行管理,由家長或通過學校為學生購買平板電腦後一直放在學校,校內有充電設備及存放櫃,供學生管理自己的設備。上課期間,有需要時便取出及使用平板電腦,直至下課後再放回櫃中。

  成為生活一部分 由他律變成自律

  手機方面,他坦言手機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培正中學由幼稚園至小學低年班,都不容許學生帶手機回校,若有需要緊急聯絡,可向學校借用電話;小五小六開始,容許學生申請帶手機回校,方便與家長聯絡,他們回校後需要將手機交予班主任保管,放學後再將手機交回學生;中學方面,學生毋需申請便可帶手機回校,上課和小息期間,除非老師表示可使用手機查資料等,否則都不可使用手機,測驗考試過程中絕對要把手機收好,直至午休便可容許學生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高錦輝補充說,小息期間,學生到小賣部購買食品飲品,則容許學生使用手機電子支付,故校方有一套管理學生使用手機的做法,而不適當的時候使用手機,會先口頭警告作出教育,若屢勸不聽,則會處分,處分都是教育手段之一。

  高錦輝說,每間學校,甚至不同年級、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狀況,教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手機最關鍵,而管理是個手段,因此他認為教青局的管理指引一定要靈活及有彈性,若完全禁止學生使用手機,他是不同意的。

  他又指,學生放學後亦要養成良好習慣,故透過家長共同配合,效果比單靠學校管理好,故他建議教青局教導家長如何教育子女使用手機,達至學生有良好的使用手機習慣和目的,由他律變成自律,甚至培養學生放學後體育、藝術、學術上的興趣,從而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是比較健康和平衡的做法。

  對於教青局指將有支援措施,支持學校購買手機集中管理設備。高錦輝坦言,培正中學空間較逼,學生人數稍多,除要另外設置櫃去存放學生手機,若上課期間突然需要使用手機,學生排隊拿取可能要花費幾分鐘。他直言若教青局推出指引,校方需要深入研究能否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