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北京市婦女聯合會指導、北京港澳台僑婦女聯誼會主辦的「放飛夢想──我是小小科學家」首屆京港澳少年兒童繪畫大賽頒獎儀式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日前在北京、香港及澳門3地同步舉行。
此次大賽面向3至14歲的京港澳少年兒童,圍繞科技、夢想、未來等主題,採用國畫、水彩、油畫、數位作品、設計作品、裝置作品和綜合材料等多種形式展開創作。
大賽自6月1日啟動以來,至7月15日,共收到參賽作品3968幅,評出358幅獲獎作品。在獲得特等、一、二、三等獎項的127幅作品中,北京獲獎作品84幅,香港獲獎作品20幅,澳門獲獎作品23幅。
澳門獲獎名單如下:
兒童組:一等獎(1位):澳門培正學校─高愷彤(6歲),得獎作品《女孩克洛伊的夢想移動屋》。二等獎(1位):澳門培華學校─林超儀(6歲),得獎作品《動物的生活方式》。三等獎(3位):澳門培正學校─陳子朗(6歲),得獎作品《天空之城》;澳門培正學校─蘇紀言(6歲),得獎作品《登陸月球的恐龍》;澳門聖保祿學校─李承恭(6歲),得獎作品《科學家的世界》。
少年組:一等獎(2位):澳門鏡平學校─李承達(10歲),得獎作品《自然能量洗車坊》;澳門鏡平學校─吳希嵐(14歲),得獎作品《放飛實驗夢工廠》;二等獎(5位):澳門培正學校─譚澤昇(9歲),得獎作品《城鎮改造計劃》;澳門培正學校─趙玥潼(9歲),得獎作品《宇宙鄉城共建設》;澳門鏡平學校─蔡芷晴(12歲),得獎作品《承先啟後 接軌未來》;澳門鏡平學校─梁翠妍(13歲),得獎作品《科技暢想未來》;澳門濠江英才學校─渡慶次裕奈(9歲),得獎作品《火星家園設計圖》。三等獎(11位):澳門培正學校─閔語芯(11歲),得獎作品《未來水底浮動力球》;澳門培正學校─歐錦亮(11歲),得獎作品《科技改造新紀元》;澳門培正學校─馬志宜(14歲),得獎作品《未來空中交通工具》;澳門培正學校─莫俊謙(10歲),得獎作品《太空城市任我飛》;澳門教業中學─肖恩怡(13歲),得獎作品《演變與未來》;澳門鏡平學校─呂可欣(14歲),得獎作品《穿越時空》澳門鏡平學校─古子恩(13歲),得獎作品《未來AI與建築》;澳門鏡平學校─杜昊(9歲),得獎作品《放飛實驗夢工廠》;澳門鏡平學校─陳垚鎧(10歲),得獎作品《太空圖書館》;澳門東南學校─劉靜雯(11歲),得獎作品《幻象》;澳門新新教育─曹詠妍(14歲),得獎作品《我的VR朋友》。
在頒獎儀式上,大賽組委會向獲得特等、一、二、三等獎的少年兒童代表頒發證書、獎牌和獎品。北京的闕名洋小朋友、香港的歐陽幗遙小朋友、澳門的莫俊謙小朋友分別代表3個地區獲獎小朋友發表獲獎感言,表達心中對畫畫的熱愛和獲獎的喜悅。
北京市婦聯二級巡視員孫兆萍認為,此次大賽構築起藝術與科技交融、3地少年兒童及家庭心靈溝通和凝心聚力的平台,「通過創設繪畫大賽等載體,京港澳家庭在共同參與過程中增進彼此的了解和溝通,大賽架起少年兒童情感交流的橋樑。」
北京港澳台僑婦女聯誼會會長、大賽組委會主席何超瓊在視頻致辭時表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此次大賽是一次促進3地少年兒童以畫會友、以畫追夢的有益嘗試,取得圓滿成功,助力京港澳少年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淳參與大賽的評選工作。「孩子們用清澈的眼睛觀察世界,用純真的畫筆描繪夢想。」張淳說,這些作品中展現出的藝術天賦、創造力、想像力讓他耳目一新,同時也深深體會到當今兒童藝術教育所取得的長足進步。
獲獎作品已於本月19日至21日在中國兒童中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