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外賣公交清潔保安每日一檢

365

  【本報訊】今起工商業場所停運7天,但維生的餐飲服務以及公共服務需維持有限度運作。政府應變協調中心昨日公布,由今(11)日凌晨零時至18日凌晨零時仍需上班的餐飲服務業人員、餐飲外賣配送員、公共巴士及的士司機列為重點人群,須每日做一次核檢,其結果會計入全民核檢。另外,清潔、保安及物管服務人員在此期間亦要每日一檢。當局呼籲相關行業僱主允許員工在工作時間前往採樣,且核檢結果不要求作為上班必要條件;員工不要急於在上班前採樣,部分站點延長時間及提供足夠名額。

  昨在政府疫情防控記者會上,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本澳昨日24小時內新增陽性個案包括:紅碼區及醫學觀察酒店59例,屬於管控中發現;密切接觸者12例、全民核酸及重點人群發現的陽性16例、其他人群有6例,屬於社區中發現;自6月18日以來累計1467例陽性;截至昨(10)日下午3時,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共跟進19,015人,包括:陽性個案1467人、密切接觸者2936人、非核心密切接觸者(即共同軌跡人士)10,767人、次密切接觸者845人、一般接觸者 255人及陪同人員761人;已排除個案有1984 人。

  海洋花園增設流動採樣車便民

  教青局局長龔志明表示,為便利一些地區居民全民核檢的需要,今日起將增設1輛流動核酸採樣車停泊在海洋花園衛生中心(氹仔海洋花園大馬路),以便利該區居民檢測。居民可於今日下午6時起,透過全民核檢預約系統預約,流動核酸採樣車服務時間可查閱相關圖文包。

  此外,因應紅、黃碼區居民的檢測需要,應變協調中心亦安排2至3輛流動核酸採樣車支援紅、黃碼區的核酸檢測工作。因應現時全民核檢均有大量名額,政府呼籲重點人群必須先行預約,亦會確保名額足夠讓上述重點人群預約檢測。

  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處長李德輝稱,警方將根據115/2022號行政長官批示執法,包括派出警員在公共地方巡邏,以及設置路障截查車輛,和了解行人出行目的。如居民不屬於批示內列明的例外情況,警方便會執法。

  但他強調,警方會先勸喻後執法,處罰並非警方的目的,盡量減少人員流動,降低疾病傳播風險才最重要。警方重申,如違反上述批示規定,將承擔法律責任,最高處兩年徒刑或240日罰金。

  規範口罩標準便執法僅屬短期

  對於政府規定口罩以KN95或N95為標準,羅奕龍稱,衛生局及藥監局已發稿清晰說明,市面有不同標準及類型口罩,質量不一,若不設定標準,執法人員較難識別不同口罩是否符合標準,故從可操作性考慮。

  他稱,特區政府是個整體,防疫物資使用標準方面,衛生部門有提供技術意見;並強調規定口罩使用標準只是很短的期間,是一項特別規定,並非長期規定。外科口罩、其他標準的口罩,當疫情過後都可以使用。羅奕龍指,不是說其他標準的口罩、外科口罩無用,而是在目前抗疫關鍵時期,政府一定要提供可供識別標準予執法人員,希望市民配合及理解。政府提供每日至少1個KN95口罩,任何口罩的保護效力都涉及正確使用,他認為若正確使用便不會漏氣或產生空隙,並舉例指,醫護人員都是使用N95及KN95口罩,沒有存在不合面型的問題,但當局會按社會反饋發布教授佩戴N95及KN95口罩的短片及圖文包供市民學習。

  非居民受感染有機制免治療費

  傳媒提問至今是否沒有1宗個案因工作感染?羅奕龍表示,1000多名感染者,包括不同工種行業職業人員,至於感染是否與工作場所、生活居所相關,各種情況都有,故當局多次呼籲,疫情期間上班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KN95或N95口罩,保持距離及清潔雙手等。

  有傳媒問到內地外僱擔心感染後要支付治療費用,減少他們參與全民核檢的積極性,應變協調中心強調,所有在澳的非澳門居民,包括內地外僱等,一旦患上新冠肺炎,均可依法申請豁免相關醫療費用;因此,當局呼籲千萬不要因擔心支付醫療費而不參與全民核酸檢測。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對於非本地居民患上傳染病,衛生局局長可基於公共利益豁免部分或全部醫療費用。因現時本澳正處防疫關鍵時期,最重要是透過各種檢測盡快找出社區中的隱藏病例,截斷傳播鏈。就此,當局有專門表格提供予非本地居民,方便申請豁免患上新冠肺炎的全部醫療費,且程序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