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行1周的「鞏固期」 至今日及半,工商業場所、政府部門有限度恢復運作,市民也可以遵從防疫指引到一些公共空間散步、遛狗,經過12天「相對靜止」期,可見在全民配合和特區政府按疫情動態評估下,逐步將社區傳播鏈堵截,每日新增感染個案下跌,過去4天,1天有1宗陽性感染,3天為零,儘管如此,可是,衛生當局仍謹小慎微,強調過去兩天社會面零個案情況理想,卻不能代表沒有傳播風險,希望廣大市民堅持防疫,並設定從本月24日至31日為期8天,全澳市民須每天做自我抗原檢測。
自從本月23日進入「鞏固期」,及至昨日首個工作日,可說是高風險時刻,社會在有限度「鬆綁」下,各種運行湧現,最容易出現亂象和加大病毒傳播風險。可幸,連日所見,大都正常。以昨日首個工作天而言,早上上班時間,兩家巴士公司83條路線巴士恢復運行,據兩巴表示大致順暢,且會視乘客量適度增加班次疏導客流。而銀行部分服務點提供有限度服務,一些門市外排起長龍,有職員做好個人保護措施向輪候市民派籌,未能取籌者陸續散去。公共行政部門亦如是,到場輪候市民保持1米距離,有序依循指示辦理事務。
我們相信,試行1周的「鞏固期」,可以提供政府更準確數據,尤其社會面清零能否實現連貫目標,以便研判未來1周怎樣施策。固然,按目前形勢,設若本周社會有限度恢復運作,而當局設定的重點人群、重點區域經連日核檢找不到潛伏個案,可以印證基本上本澳這一波病毒在社區蔓延之勢得以有效剎止,實現社會面清零。
惟是,基於內防反彈指導思維,相信,從未來1周至下月首周的兩個星期時間,當局依然只會有限度鬆綁工商業場所和居民活動空間,鞏固好本澳社區防疫環節,確保不會前功盡廢。然後,才會在8月中旬適度將本澳社會運行調整至疫情以前,確立本澳是低風險地區、安全城市,始有望解除澳珠通關制約。
由是,當下全澳居民應耐心配合政府防疫抗疫措施,自律做好個人防護,也是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必須以「內防反彈」的高度認知,免於功虧一簣。防疫抗疫仍是全社會重中之重任務,除每日自我抗原檢測,本月底一輪全民核檢,大家在逐步「鬆綁」的同時,更應顧及今天成果來之不易,必須珍惜,才有足夠動力推動大家同心同德守護好澳門這個共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