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民強籲5G帶動4大產業創新

433

  【本報訊】5G經營牌照日前開標,郵電局料最快明年首季澳門就有5G服務。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雷民強表示,5G應用可形成較多產業鏈,足以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建議政府通過政策、合約附加條件等,讓5G技術帶動「4大產業」發展;他又指元宇宙剛剛起步,澳門要先將相關應用場景「走起來」,讓元宇宙技術更好「落地」。

  兩間公司競牌恐窒礙科技發展

  澳門5G日前開標,目前的4間電訊運營商只有澳門電訊(CTM)及中國電信(澳門)兩間公司競投牌照,雷民強恐不利澳門5G發展。他指,只有兩間公司競爭,容易形成非競爭性發展,可能導致聯合定價、客戶選擇較少等情況,不利5G在澳門發展。他表示,5G在內地漸漸形成產業鏈,包括新媒體、IOT物聯網應用、互聯網生活應用場景、智能大廈、智能政府發展等應用紛紛破土而出,並不斷蓬勃發展;反觀澳門只有兩個運營商競投牌照,擔心在未來難以滿足市場配套需求,甚至欠缺足夠科技發展推動力。

  因內地5G的選擇比較多,促使運營商推出許多不同的平台吸引用戶。他舉例說,內地的網絡視頻服務供應商數量數以十計,用戶可以輕而易舉通過互聯網觀看包括4K在內的高清視頻,而4K視頻娛樂的蓬勃發展也推動影視業發展。例如風靡內地的短視頻平台抖音,實際上耗費的流量比較大,但內地流量費用較低,降低了用戶「刷視頻」的成本,類似短視頻平台在內地十分流行,當中也滋養非常多的互聯網產業,大大促進社會經濟。若澳門在流量收費上相對較高,市民難以選擇通過移動終端觀看視頻,意味著視頻製作的媒體、服務供應商同樣不傾向於在澳門的平台發展,反而掣肘了「4大產業」中文化領域的發展。

  帶動多元產業鏈促進社會經濟

  另一方面,疫情下市民使用互聯網大大增加,無論資訊的發放接收、核酸檢測,還是電子政務等場景,對互聯網頻寬要求和手機端應用都有巨大需求。而5G在其他地區發展的經驗可以看到,5G的發展可連帶動許多相關產業鏈應運而生,從而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為「4大產業」的高新科技發展提供支持。因此,他建議政府發放5G牌照的過程中,為「4大產業」制訂附加條款,促進澳門5G躍進發展的同時,令5G配合「4大產業」發展。

  行政長官賀一誠上周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指出:人工智能會是未來新興產業的主要方向,其中元宇宙的發展值得重視,而5G正正是發展元宇宙的重要基石。雷民強稱,元宇宙其實就是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的延伸概念,某程度上來說屬於高清大流量視頻,當中就需要大量流量,5G足以應付,但是,假設因競爭不足導致市民在使用5G時卻步於價格,從而需求便不足以帶動供應。他建議政府在5G起步階段為澳門市民通過包括政策、合約附加條件等提供更多支援;為5G運營商提供5G技術補貼,避免因為新技術的成本高昂而產生高收費;同時為5G發展而產生出來的產業鏈提供支持。

  須打造應用場景助元宇宙落地

  至於元宇宙技術在澳門的發展前景,雷民強認為,目前元宇宙對澳門來說「太新、太快」,而澳門還沒有經歷新媒體視頻時代。內地新媒體視頻所帶動的產業鏈已經不局限在視頻娛樂,同時還促成網上演唱會、網上演奏、網上會議、論壇等,「其實背景只是一個綠幕,不是真正的大舞台」,可見元宇宙技術可打造出全新的網上娛樂產業鏈。

  然而,上述網上娛樂目前在澳門還只是起步階段,市民還未適應在網上觀看娛樂內容,澳門亦未有相關製作公司,雷民強指,即使技術再成熟,沒有平台、沒有應用場景,最終還是無法落地。他建議政府思考如何在元宇宙起步階段率先打造新媒體應用場景,例如推出澳門真真正正屬於自己的娛樂媒體平台、優化網上旅遊,這些都是未來元宇宙可以促進線上線下結合的產業。而相關技術人才方面,政府亦要多從培訓、宣傳推廣、引進等多方著手,促進澳門元宇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