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舉行平常會議,委員陳瑜勇於議程前發言關注本澳醫療檢測及大健康產業發展,他指出:本澳醫療檢測服務收費高昂,且輪候時間長,令不少居民選擇到內地做檢測。他建議投入更多資源於公立醫療體系,引入先進及更低使用成本的設備,建設好本澳醫療檢測設施,長遠解決居民的檢測需求。他並鼓勵有利提升本澳醫療檢測的機構及企業落戶本澳,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本澳醫療引入良性競爭,強化本澳醫療產業。
陳瑜勇表示,一直以來居民對本澳核酸檢測費用居高不下都深表不滿,但除了核酸檢測,包括x光斷層掃瞄、核磁共振及實驗室檢查等醫療檢測服務的收費同樣居高不下,不少居民選擇前往內地做相關檢測,部分原因是本澳價格高昂,另一原因則是輪候時間長。隨著本澳步向老年社會,相信醫療檢測的需求會愈來愈多,利用先進設備及儀器對病人進行檢測是現代醫療對病情做精準判斷的重要一環,但輪候期長及價格高昂,造成居民雙重負擔,正所謂民生無小事,更何況是關乎居民生命及健康的醫療,更需政府重視及把關,投入更多資源,一方面解決居民需求,另一方面助力本澳發展大健康產業。
對此,他建議公立醫療體系應投入更多資源,引入先進及更低使用成本的設備,建設好本澳醫療檢測設施,長遠解決居民的檢測需求,將主要透過設備及儀器這類標準化的醫療檢測,列為所有居民醫療保障的一部分,避免步美國式的高昂醫療費用後塵,加重居民負擔。
為避免醫療檢測被濫用,從而將資源給予有更逼切需要的病患,陳瑜勇認為,當醫生提議需做費用高昂的檢測時,建議需要多於1名醫生的認可,判斷該檢測的必要性。另外,經濟部門可以制訂鼓勵政策,鼓勵有利提升本澳醫療檢測的機構及企業落戶本澳,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本澳引入競爭,強化本澳醫療產業,長遠更好解決民生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