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閘外判保安售健康碼助出境

337

  【本報訊】司警協助檢察院跟進1宗懷疑偽造健康碼案件,揭發1名衛生局委託保安公司負責關閘口岸離境大堂檢查通關健康碼的人員,涉嫌向未有核檢結果的人士售賣自己的健康碼,以賺取每次400元人民幣利潤,至少協助9人離境,不法獲利約2000元。案件涉以公務員實施之偽造和受賄作不法行為罪、行賄及偽造文件罪,移送檢察院偵辦。

  涉案人姓朱,男,內地居民,任職保安,負責於關閘口岸離境大堂檢查通關健康碼。

  9人涉案1逾期居留女子落網

  司警表示,衛生局於去年年中收到1名內地居民舉報稱,在關閘口岸離境大堂,涉案人上前向他詢問是否需要購買健康碼,繼而揭發案件。涉案人被捕後承認作案,供稱在口岸當值期間物色客人後,將自己的澳康碼和粵康碼用手機發送給客人交貨,並放行通關。

  司警並截獲9名涉購買健康碼人士中的1人,為逾期居留內地女子,她承認曾購買健康碼通關,該名女子涉及行賄及偽造文件罪,司警仍追查其餘8人下落。

  就有關案件,衛生局回應時強調高度重視,去年中接獲有關投訴後立即交由司法警察局展開刑事調查。涉案行為雖屬個別保安員的個人行為,但衛生局亦已要求外判公司加強保安員的培訓和教育,一旦出現違紀違法行為嚴懲不貸。

  衛生局表示,有關外判保安員犯案涉及的工作是檢查出境人員的健康碼。陸路通道出境時的健康碼檢查,目的主要是起提醒作用,以免出境人士在珠澳通道上發生阻塞。

  衛生局一直持續完善使用健康碼入境時的核查工作。目前,自助通道入境時,健康碼資料和證件資料連結,出入境自助閘機已有完善的人證核查機制。而透過人工通道入境時,亦會要求健康碼持有人出示證件,並掃碼和資料庫中的資料核對,確保人、證、碼資料一致。

  主管實體可核實入場者資料

  衛生局強調,接到投訴的個案,不涉及本澳入境健康碼核查程序中存在漏洞、及導致出入境人員的風險增加的情況。就健康碼在社區使用中查核真實性的關注,衛生局表示,重要場所或活動,主管實體可以要求入場者出示實時生成的健康碼,及必要時核對證件,以確保健康碼及所載核酸、疫苗等資料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