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輔助生殖技術制度法案第四季交立會審議

441

  【本報訊】就議員黃潔貞質詢鼓勵生育政策問題,政策研究及區域發展局局長張作文回覆表示,特區政府一直重視鼓勵生育政策,《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已提出,為提升家庭的生育意願,創造多生優育的條件,持續推行家庭友善政策,為婦女提供配套的支援措施,發放生育津貼及確保托額的適度供應等。為落實有關政策,相關範疇的部門積極推動各項工作。

  社會工作局正聽取社會各持份者及學者意見,制訂「家庭生活教育五年工作計劃(2021-2025)」。將有序開展面向不同年齡層所需的教育活動及服務,除支援家長親職教育外,還包括婚姻關係、家庭性教育、家庭資源管理等重要家庭議題。同時,社工局亦協調社會服務機構,與教青局和學校加強協作,聯合向家長推廣家庭教育,藉此透過不同網絡平台、形式及渠道,開展家庭生活教育工作。

  教青局持續以多元化方式開展親職教育,包括本年內為家長設立一站式資訊網,讓家長能掌握各類家庭教育資訊。為擴大親職教育網絡,主動加強與多間大型企業的合作,鼓勵企業將親職教育課程加入員工培訓項目,讓更多雙職及輪班工作的家長或準家長員工參與。

  此外,特區政府一直重視推動家庭友善政策,第7/2008號《勞動關係法》訂定對懷孕婦女的保障,當中規定處於懷孕期或分娩後3個月內的女性僱員,僱主不得安排該等僱員擔任對其身體不適宜的工作,以及僱主不得單方面與該等僱員終止勞動關係。

  同時,為進一步落實家庭友善政策,經修訂的《勞動關係法》將女性僱員的有薪產假由56日調升至70日,並設產假報酬補貼措施,同時引入男士侍產假,藉此幫助僱員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有關產假報酬補貼措施的檢討,勞工事務局會定期收集資料以便進行分析工作,並按照法律規定適時作出檢討。至於補貼措施恆常化的事宜,由於制訂任何勞動政策均須作整體考慮,並須結合澳門特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況作出考量,特區政府會持續以開放的態度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並會結合澳門特區的實際情況審慎研究。

  衛生局積極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為有意生育的夫婦提供孕前準備諮詢、衛教活動及不孕輔導等服務,鼓勵夫婦優先通過自然方式懷孕。致力為不孕不育者提供藥物、手術及宮腔內人工受孕(IUI)的服務並主要以治療原發病為首要原則,為患者提供適切的治療。

  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在治療不孕症上並非必須的手段,而是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案,專科醫生需就患者作評估以判定適合方案,盡可能使患者自然成孕。特區政府已按計劃制訂《醫療輔助生殖技術制度》法案,將於今年第四季提交立法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