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樓:放寬聚餐有助生意審慎入貨

338

  【本報訊】日前衛生局就餐飲聚會活動公布新指引,放寬舉辦餐聚活動的人數限制。非由公共部門舉辦且不受政府資助者,可以舉辦最多299人的餐聚,倘人數為300人或以上,則工作人員和參加者須持有適當的核檢陰性證明。有酒樓負責人表示,放寬限聚對生意有幫助,但由於擔心疫情,都不敢大量入貨,尤其貴價海鮮會減少入貨以降低風險。

  鎮興酒樓負責人陳巧佳表示,早前收緊餐飲聚會人數限制,令到生意減少約三成,預料放寬限聚人數對生意有一定幫助,近日訂枱數目都有增加,其中多以家庭為主,可能因放寬措施剛剛公布,團體方面暫時未有。緊接下來中秋將至,該店特意推出比以往更大折扣的優惠以吸引客人,目前大概有10圍訂單。他又預計接下來的節日對生意都有幫助,但最重要還需視乎疫情是否平穩沒變化。

  電子消費遭攤薄 冀推飲食業消費

  他指出:「6.18」疫情對餐飲行業打擊很大,甚至令業界構成心理陰影,包括之前堂食要求出示核檢結果,雖認同有關措施有利防疫,但對於飲食業的生意確實有嚴重影響,尤其堂食、晚宴為主的業界更是沉重打擊。疫情期間雖然可以做外賣生意,但酒樓始終以堂食、晚宴為主,外賣並非主要業務。而且由於疫情影響,酒樓接待的遊客生意都大幅減少。因此,經過「6.18」疫情後,就算未來旺季節日都不敢增加入貨,擔心疫情突然又出現,令食材報廢,血本無歸。同時,由於受疫情持續和經濟疲弱影響,甚至減少入貨,例如龍蝦、象拔蚌等比較貴價的海鮮,都不敢入很多。

  另一方面,第三輪抗疫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對業界的幫助,陳巧佳說到,6月初開始發放時生意額有提升,增加約二至三成生意,但至今經過3個月,居民的消費意欲逐漸降低。與此同時,今輪加大了適用範圍,可用於水電通訊費等民生開支,他認為對於市民來說可能是好事,但對於推動消費方面反而有攤薄的負面影響,加上疫情持續兩年多,相比以往電消計劃,大家亦「手緊」不少。因此,他建議經援計劃除了派錢之外,更希望針對餐飲業推出消費計劃,做到治標又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