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立法會議程前發言中,議員鄭安庭指爛鬼樓巷適宜大廈地舖從事噴漆的車房,被勒令停業一段時間後重新開門營業,又再繼續從事噴漆工作,他促請政府協調各區有從事上述噴漆工序的車房將相關業務逐步搬離社區,並遷入工業大廈。
鄭安庭表示,去年10月有數十名居住於爛鬼樓巷適宜大廈的住戶向其反映,大廈地舖的1間車房,在噴漆工作期間產生濃烈的化學氣味,並感到身體不適,需要送院醫治。他去年10月27日與居民約見市政署,反映上述情況,隨後市政署、消防局、衛生局、環保局、治安警察局等多個部門於同年11月1日進行聯合行動,現場視察情況,指出相關車房的衛生和通風條件較差,並勒令停業整頓。
然而,上述車房在停業一段時間後,又重新開門營運,繼續進行噴漆工作。日前又有附近居民因吸入有害氣體而報警入院,並繼續向政府和議員投訴。他指事件陷入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到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與特區政府「以人為本、把居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施政理念相違背。
法律滯後 執法不力
鄭安庭說,該等車房擾民問題長期未能解決,其根本原因在於本澳規範汽車維修方面的法律滯後,令當局的執法欠缺力度。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他希望當局在短期內根據車房對居民生活實際的影響程度,協調各區有從事上述噴漆工序的車房將相關業務逐步搬離社區,並遷入工業大廈。
同時盡快為車房訂立行政准照的申請程序和具體條件,規範車房的經營。從長遠來看,政府應盡快開展研究工作,落實工業場地選址等一系列問題,從而令高污染或高危險的修車工序遠離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