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仲輝:發展5G勿損4G質素

368

  【本報訊】政府早前表示爭取今年內完成5G服務牌照的評標和發牌,不排除營運商2023年首季或更快可提供服務。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表示,受種種因素影響最終只有兩家營運商參與5G牌照競投,形成「寡頭」,不利市場發展,但目前已經塵埃落定,惟希望汲取2G轉3G時經驗,政府監督發展5G的同時,不要影響4G的優質服務。鄭仲輝於去年5G公開競投前就曾指出:特許資產令想進來澳門發展電訊的人士或企業會造成障礙。如今競投之後,他回顧指,在5G競投前,當然希望愈多公司競投,增加市場競爭令服務更優質,但如今已經塵埃落定,澳門本地有4家4G營運商,最後卻只有兩家競投5G,相信特許資產是營運商考慮參與競投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寡頭經營不利電訊發展

  他認為,除特許資產外,如收費等各方面都影響營運商參與競投的意欲。以目前來看,短期內對於5G的發展不會有很大影響。長遠而言,特許資產雖然供應商已經計算在他們的投資或投標之內,但相信將對澳門未來電訊其他方面營運會有影響,當然供應商會逐漸習慣、適應有關方式。不過,如此就會令到競爭有習慣性不利因素,並非好現象,將會形成「寡頭」,不利澳門整個電訊發展。

  鄭仲輝續分析電訊商不參與競投的原因,不排除策略性投標。他說,參與競投的兩家公司覆蓋面包括澳門本地和內地旅客,市場甚廣,而另外無參與競投的電訊商則有其他針對性客群,其中有電訊商的服務對象遊客佔一定份額,包括香港、內地和國際遊客,但由於疫情影響,本澳遊客大大減少,並且若參與競投,還要另外增加投資建設。因此,無投5G牌照的電訊商並不代表他們退出澳門市場,而是繼續運行4G,不冒險投資建設5G,未來倘具備條件,待澳門市道回復正常,或他們所針對的客群回升後,再申請5G。

  對於用家來說,4G有4家供應商競爭,而5G只剩下兩家競爭,「寡頭」的情況更嚴重。另一方面,5G服務即將到來,鄭仲輝建議要汲取當時2G轉3G的經驗,雖然5G與4G在某些功能上可能有很大差異,例如物聯網、高速上下載等,需要這些服務的客群當然會選擇5G,對能夠提供5G服務的公司會有優勢,但同時不排除有部分人士使用4G便足夠應付所需,因此,在發展5G的過程中要兼顧4G用戶的權益,而且部分手機仍然只具備4G水平,相信5G服務推出後不會所有人都立即升級,故他希望發展5G時不要影響4G的優質服務,政府在這方面要作出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