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趨緩,本澳與各地恢復通關,亦吸引不少旅客訪澳,同時有市民反映,恢復通關後,相當難截的士。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黃萬濱表示,現時不少旅客以的士出遊為主,但現在本澳存在的士不足問題,導致出現「搶的士」情況。同時有不少居民反映舊區難見的士,因為的士業界偏向到多客、路程遠的地點候客以增加收入。他呼籲當局早日加快研究發放的士牌照,方便旅客及居民。
的士司機總工會理事長郭良順及黃萬濱昨日出席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的士服務。
郭良順表示,3年前本澳有約1800部的士,但因為8年期的士牌照陸續到期,現時已減少400多部的士,未來1年亦有約100個牌照到期,現時本澳恢復通關,旅客增加,但的士數量減少,導致的士數量不足,令乘客等待時間變長。的士司機承租的士出現困難,期望政府盡快發出新的士牌照。
有聽眾反映,近年物價油價上升,認為應上調的士收費,並期望當局增發的士牌照,以及開放個人投標的士牌。黃萬濱稱,相信整體的士業界服務態度良好端正,但部分司機違規、態度不佳,足以影響整個的士業界形象,未來應繼續研究改善服務態度的方法。現時的士數量在繁忙時段確實不足,當局應盡快推出新的士牌,而投標形式方面,個人投標及公司投標各有好處:個人投標的士牌方便操作;而公司投標則便於管理,並可監管服務質素,可針對個別司機加強培訓。
郭良順:應增發「黑的」牌照
郭良順指出:現時經營費用包括的士租金、油價等上升,的士業界經營壓力相當大,所以一直與交通事務局溝通調升的士收費,但因疫情未有調升空間,現在社會復常,業界都希望再商討今年內調升的士收費,而調整幅度需有社會共識。
另有聽眾稱,現時的士數量減少,是否可參照其他地方研究引入網約車?郭良順表示,本澳早前曾有相關網約車平台違法經營,而其他地方引入網約車對本澳未有參考作用,因為本澳市場較小,引入網約車會影響的士業界經營,業界一定會反對。他認為政府應增發更多「黑的」牌照補充需求,黑的業界亦正研究推出手機應用程式預約叫車服務,提升服務體驗。
黃萬濱指出:引入網約車時應考量如何保障的士業界生計,本澳法律亦未有條件引入網約車,而且本澳的士服務優質,能解決居民難截車問題時,居民對網約車需求會下降。至於電子支付方面,現時市民習慣使用電子支付,但電子支付平台需收取手續費,所以的士業界未必提供電子支付費用。他建議支付平台可與的士業界合作,給予的士業界電子支付續期優惠。
此外,有聽眾表示,因為目的地較近,所以的士司機對她態度很差,而且在下車付款時仍不停表,導致付款時費用增加。黃萬濱稱,遇上此類違規情況,不少市民會放棄解決,但不解決只會助長違規行為發生,呼籲市民投訴相關違規司機。另有部分市民習慣報警解決的士司機違規情況,但報警耗時過長,建議當局增設更多投訴機制,便利市民,減少違規情況,提高本澳的士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