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7萬澳人登記虹膜通關

121

  【本報訊】立法議員梁孫旭早前就優化通關查驗系統及提高效率提出質詢,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回覆表示,青茂口岸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通關人士雖然只需一次讀證、一次採集生物資訊,但還需通過澳珠兩地的指紋和面相識別核實身份才能通關。為提高通關面相的識別率,口岸查驗通道內已貼有站立位置標示,屏幕上亦配有適當圖示,供通關人士按相關標示與鏡頭保持適當方向及距離。指紋驗證方面,部分通關人士可能因指紋淺薄或乾燥而出現未能識別的情況,為此,口岸工作人員已準備手指加濕噴劑供有需要的民眾使用,以便其順利通關。治安警察局及保安部隊事務局將持續優化口岸通關軟硬件設備,密切關注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並研究應用於通關,為民眾提供更好的通關服務。

  自2024年年初至今,關閘口岸、港珠澳大橋港澳口岸、國際機場、氹仔客運碼頭、外港客運碼頭及內港客運碼頭等已完成增設共71條「虹膜自助通道」,故現時本澳各口岸合共有81條「虹膜自助通道」。截至2024年11月底,已超過27萬名澳門居民完成登記,逾730萬人次使用虹膜通關。至於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的口岸,由於使用虹膜通關涉及內地的法律和政策問題,需要雙方深入研究,故目前還未能使用虹膜通關。治安警察局將密切留意口岸通關情況,根據社會需求和發展,持續優化通關設備,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