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瑛:訂休憩設施標準增內地供應商

362

  【本報訊】松山纜車停運11個月後終在昨日重開,當中花了近8個月等待海外的鋼纜及技術團隊來澳、3個月時間維修,停運期間令不少市民上山意欲大減。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趙蘭瑛表示,不少休憩區配套設施的零件更換均需從海外進口,運輸時間長,建議政府列清招標所需要求及認可的安全證書,方便內地供應商提供零件。

  趙蘭瑛指,適逢「6.18」疫情步入穩定,社會復甦,松山纜車主纜亦完成更換重開,給予市民多一個休閒的好去處。雖然松山纜車路程較短,但對晨運市民來說是個方便的上山途徑;另外,若想俯瞰澳門舊區風貌,乘坐松山纜車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因更換的主鋼纜需從海外進口,又因疫情導致運輸時間被拉長,最終花了11個月才完成更換,趙蘭瑛希望政府可對有關零件設置後備的配套方案,思考是否所有零件都需依靠外國進口,同時如何保障其質量。

  另外,不少休憩區內都設有多樣化的休憩設施供市民使用,但部分較舊的休憩設施出現零件脫落情況,只能封閉,等待原廠配件進行維修,往往一等就是半年到1年,減少市民可使用的休憩設施。另外,她又指出:本澳目前的休憩設施涉及多個牌子和型號,市民在使用過程中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產生,她建議市政署日後在引入新型號的休憩設施時,應預先通過問卷或使用體驗調查等聆聽市民意見,用於日後休憩設施的更換、更新工作,更加精準購置符合澳門居民需要的設備,提升市民幸福感。

  至於休憩設施維修時間過長,趙蘭瑛指,主要因零件需由外國進口,可考慮內地是否有合資格供應商提供零件,縮短運輸時間。她說,內地有很多設施很先進,也很好玩,但是因為廠商不知道澳門需要怎樣的國際認證的安全證書,即使其提供的設備符合安全系數標準,但仍無法投標,「大家都不敢用」。因此她建議未來在零件、設施設備招標時,清晰為供應商列明所需證書,方便更多內地供應商支援澳門。

  增流動採樣車減佔用休憩空間

  目前,不少戶外核檢站都設於休憩區內,佔用了居民休憩空間。趙蘭瑛指,疫情常態化下,在休憩區設置核檢站可便捷市民,但若長期佔用,「相信任何市民都不會同意」。她建議公布佔有休憩區的期限,政府研究「哪些核檢站可以設為半永久性,哪些可以取消」,並制訂清晰時間表讓居民知悉,讓大家更加安心。另外,亦可考慮非常規化時取消核檢站,啟用臨時核檢站,「定時定刻」用流動核檢車為市民做檢測,不會長期佔有休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