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議員施家倫就本澳招商引資引才提出口頭質詢。列席的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稱,今年1至10月,投資者「一站式」服務收到321個新投資計劃,完成跟進240個投資計劃,涉及投資金額約34.3億澳門元,同比上升166%。在完成跟進投資計劃中,涉及綜合旅遊休閒、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項目共121個,佔逾五成。招商投資促進局亦有接獲由人才發展委員會轉介的獲批人才在澳投資意向個案,並協助跟進相關投資計劃。
他進一步指,透過人才引進計劃可彌補澳門在重點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為此,第7/2023號法律《人才引進法律制度》已訂明對人才提供稅務優惠措施,包括:給予合資格人才本人或其直接持股超過50%的公司享有購置營運場所物業的財產移轉印花稅、市區房屋稅、所得補充稅或個人職業稅的減免優惠。
李偉農指出:隨著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的有序落實,結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加快打造與澳門趨同的營商環境,綜合旅遊休閒業、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得到更加有利的發展條件和空間。因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今年7月改組後的招商投資促進局,積極配合「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開展工作,進一步將招商推廣融入到促進會展業發展和中葡平台的建設上,透過協同和疊加作用,擴大拓展招商引資渠道,著力促進更多海內外重點企業落戶澳門。
同時,招商投資促進局以主動招商、聯動招商、以展招商為主軸推進工作。在主動招商方面,招商投資促進局今年7月以來已先後到粵港澳大灣區「9+1」城市,廈門、北京、杭州、瀋陽、貴州、重慶、成都等內地城市,安哥拉、莫桑比克、葡萄牙等葡語國家,以及西班牙和德國等歐盟國家,主動拜訪當地企業,開展系列商務活動。
在聯動招商方面,上述活動不僅以澳琴一體化作招商部署,更實現多項新嘗試、新合作,旨在促進更多優質企業到澳門和合作區參與會展經貿活動及商務洽談。在以展招商方面,透過在重點經貿活動中落實展前定位、展中跟進、展後追蹤服務模式,推動來澳參展參會的客商轉化為投資者。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重視優化稅務環境,以便吸引更多企業來澳投資。在金融業和科技創新產業方面,特區政府推出具針對性的稅務優惠措施,包括第7/2019號法律《融資租賃稅務優惠制度》,以及第1/2021號法律《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的稅務優惠制度》。制訂《稅務法典》法案,現時正在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進行細則性討論。未來,會持續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繼續爭取與更多葡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消除雙重徵稅協定」,擴展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國際稅務合作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