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中,繼續有多位議員關注促經濟及保就業問題,促請政府加大對失業及就業不足群體的精準扶持,落實削減旅遊娛樂企業外僱名額的同時,主動要求其他大型企業騰出職位聘請本地失業者;有議員則希望政府積極向內地安全城市爭取放寬個人來澳簽註,以及研究爭取開放內地安全城市的小型旅行團。議員梁鴻細認為,要提高本地居民就業率,除設法落實削減旅遊娛樂企業外僱名額,騰出職位優先聘用失業人士,建議應做好招聘求職方面的相關監管,避免企業提出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條件,或惡意令招聘活動失敗,為後續申請外僱提供便利;同時亦應對市場做好充分了解,例如那些行業較少本地居民選擇入行,應提出鼓勵政策推動本地居民入行就業,做好平衡,保障本地居民「有工做」之餘,亦應確保企業的工作「有人做」;而就業培訓方面,建議結合企業和市場目前和未來的需求,為有意求職和轉職者提供培訓,建立適合本地市場的專業人才梯隊,亦能滿足市場的人才所需,一舉兩得。
延後還款特惠貸款紓民困
議員施家倫指出:參考香港及內地做法,香港推出「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讓失業兩個月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提出申請,最高可貸款8萬港元,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家庭度過難關。而內地早在2020年推出《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居民及企業。同時,5大銀行更推出包括:延後還款時間、重新安排還款計劃、延長貸款期限等多項措施,持續做好受疫情影響的社會民生領域的金融服務扶持。他建議特區政府參考有關做法,面對現時疫情反覆,經濟復甦未如理想,失業人數進一步增加的情況,加大對失業及就業不足群體的精準扶持;同時,面對不少市民仍要供樓的壓力,可參考內地推出的延長貸款期限、重新安排還款計劃等措施,研究推出下一階段計劃,減緩澳門居民貸款壓力,協助共度時艱。議員李靜儀再次促請政府在落實削減旅遊娛樂企業外僱名額的同時,對於其他具條件和適合本地人的職位,例如金融業、品牌銷售、具規模建築公司等,都應該主動要求企業騰出職位聘請本地失業者,並促使企業提供在崗培訓名額,輔以工資補貼措施推行「帶津上崗」計劃,讓更多求職者有機會透過實習獲得就業機會。未來,對於金融業等適合本地人才發展的行業,同樣應制訂專項的人才培養計劃,限期內逐步縮減相關行業外僱名額,並設定大多數職位須由本地人擔任的具體指標,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本地化的目標等,解決眼前就業困境,為居民尋求更大的發展機遇之餘,更可建立產業所需的本地人才團隊。
須及早落實帶津上崗計劃
議員梁孫旭表示,為應對疫情對居民帶來的壓力,政府除了積極推動經濟復甦、推出支援措施之外,還應考慮到就業作為民生之本,亦要採取多管齊下策略,以減少失業問題的衝擊。期望政府加強就業輔助措施,盡快落實工資補貼形式的「帶津上崗計劃」及增加報讀「帶津培訓計劃」課程的次數;並檢討《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以促進本地就業和支援受影響的僱員。外僱政策方面,現時本澳不少大企獲批的外僱數量多,當中一些職位較好、具發展前景的崗位未能充分優先聘用本地人。而根據《外僱法》,因經濟形勢變化而出現的重大理由時可實施外僱退場。為此,促請當局審視現時本澳就業數據,鎖定一些本地人願意擔任的崗位,將好工留給本地人做,以保障本地僱員真正充分優先就業。
另外,議員羅彩燕促請政府,尤其應積極向內地安全城市爭取放寬個人來澳簽註,以及研究爭取開放內地安全城市的小型旅行團。善用黃金檔期,以及企業配合推出相關優惠,共同促成「加成效應」及加強「消費槓桿」,讓本澳酒店業、旅遊業、零售業、飲食業,乃至各行各業都能夠在假期中喘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