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何雋捷橫琴報道】「澳門中文媒體橫琴行」昨午到訪街總廣東辦事處小橫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街總廣東辦事處主任田翼表示,中心將繼續打造「一老一小」社服特色,為在橫琴生活的澳門居民提供更多優質服務。街總廣東辦事處成立於2019年11月,目前中心服務達致橫琴4個社區「全覆蓋」,結合先進設施及新穎服務手法,為琴澳居民提供更多元社會服務。截至2022年3月31日,街總廣東辦事處已為逾22.3萬人次琴澳兩地居民提供服務,當中包括澳門居民約3.8萬人次,來橫琴參觀的澳門居民9552人次,跟進心理輔導或康復治療個案585起,處理澳門居民在橫琴的求助個案129起。
灣區人口多可探索更多社服形式
田翼表示,去年收到最多的求助個案為澳門居民在橫琴置業產生的物業糾紛。目前對澳門居民來說,了解橫琴政策及法律的途徑較少,希望相關部門加緊改善。他續稱,中心會調查了解在橫琴居住的澳門居民實際需求,並制訂相關服務,以便更好推動琴澳融合,令澳門居民更好地在橫琴生活、就業。
澳門街坊總會橫琴綜合服務中心蓮花社區主任陳偉良稱,對灣區服務感興趣,且灣區需要服務的人口比澳門多,市場潛力和探索空間大,相信可以實現更多在澳門未必適用的社會服務形式。他指,兩地在人口構成、文化背景、服務需求方面有差異,因此不能將澳門的服務形式生搬硬套到橫琴,而需摸著石頭過河,和內地社工一起探索「橫琴模式」。他舉例,澳門社交圈較小,社區聯繫緊密,而橫琴人口的社交圈斷層大,因此更需中心提供相應的社交支援,可以看到兩地所需要的服務形式和需求都有差異。
藉笨爸爸工坊密切親子反應熱烈
澳門街坊總會廣東辦事處副主任兼橫琴綜合服務中心小橫琴部主任禤紹生介紹中心的熱門項目「笨爸爸工坊」,項目希望通過木工拉近父親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他介紹說,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次接觸到此項目是在香港,體驗及了解過後決定引入到街總廣東辦事處。現在經過1年多運行,「笨爸爸工坊」大受歡迎,「報名推出1分鐘就報滿了」。街總也繼續將該項目引入澳門,目前在街總筷子基辦事處亦可報名參加「笨爸爸工坊」。他又回憶說,內地居民將街總廣東辦事處定義為公益組織,因此一些需要收費的項目在內地較澳門難推動。因此,第一年時,中心內所有項目都是免費向市民提供,之後根據大眾接受程度逐步收費,也能看到愈來愈多居民支持,幫助中心未來推出更多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