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州日報》日前報道廣州地鐵取得澳門公共建設局頒發《澳門輕軌東線設計連建造工程─項目管理及技術援助服務項目判給公函》,一石激起千層浪,立法議員胡祖杰表示,廣州地鐵中標的並非監理標,或仍未走完行政程序。政府邀請廣州地鐵作為顧問為輕軌東線提供意見,更好與灣區連接交通通道。
有關新聞發布後,工務局網站並未看到相關訊息,有很多工程業界表示疑慮,為何澳門政府沒有公布本次判給?胡祖杰認為,「相信本次判給還未走完政府的行政程序」,只是廣州地鐵收到中標通知書,但還未過上訴期、交付保證金、簽署合約等程序,他猜測因內地公司「唔清楚澳門的行政程序」,收到有關部門的通知就「嗱嗱臨」自己通報傳媒,若已經簽署合約,澳門政府應會公布消息。
至於未來廣州地鐵在東線工程的作用,胡祖杰指,輕軌氹仔線項目就有類似做法,當時聘請了EFS公司作為「業主代表」,針對政府對輕軌的設計、施工、日後營運管理等「幫政府手」。
而廣州地鐵同樣作為業主代表,按照合同內容幫助業主項目設計、實施階段的工程項目管理,項目實施過程中協同工程監理並提供專案總體策劃、技術援助及行政監察管理等工作,是作為業主顧問為政府提供意見。他強調,東線設計和施工的標書仍未開標,政府或需廣鐵作為業主顧問代表,協助政府分析今年年底投標的工程公司,供政府考慮,而非將監理權批給廣州地鐵。
冀重大判給政府要掌握主導權
他表示,本次訊息由潛在中標公司公布,政府與中標公司溝通不夠清晰,日後政府在進行重大判給時要拿回主導權,可要求有關公司先行保密,由政府公布工程事項和進展,以釋除居民和業界疑慮。
據《廣州日報》報道,東線預計工程總投資約200億澳門元,項目整體建設期為2190天,但氹仔線工程實際建設時間超過8年,工程一拖再拖且嚴重超支,有聲音擔心東線重蹈覆轍,胡祖杰指,正正為保障東線工程如期完成,才邀請廣州地鐵提供全過程管理及技術援助服務。他指廣東有許多新建的地鐵線、高鐵線都能如期交付並投入使用,且採用地下敷設形式,相信廣州地鐵有較多經驗;另外,相較之前的EPS公司在葡萄牙、法國有豐富的施工經驗,但來到澳門可能「水土不服」,預料與廣州地鐵合作溝通會更加順暢。加上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互聯互通建設正在加速,又有廣州地鐵18號線計劃直通澳門,政府抱著與大灣區融合,互聯互通,他認為聘請廣州地鐵是「比較好的選擇」。接下來相信政府還有很多項目招標,包括設計與施工、監理工作等,可以惠及本澳業界。
東線北面接珠海成商業通道
胡祖杰又指,氹仔線工程延誤,涉及市民反對、地下管網不清晰、市區內施工難度較大等方方面面因素導致,但東線連接A區E區,線路走向地段較新,基本不涉及影響周邊居民。同時,預料東線工程採用設計連施工「一個大標」,減少段與段之間的溝通不暢問題,再有顧問公司配合監管,他相信工程應該可以如期完成,並且保質、保量,不會出現大幅增加預算的情況。
他指,若希望鼓勵市民原區就業、原區活動,但A區內可提供的職位有限。他指,青茂口岸有設計一個輕軌站與珠海無縫連接,但是否會在關閘或新的地方再建輕軌站連接珠海仍是未知數,他建議,A區除解決居民需要,在A區、E區沿線適當增加商業元素,作為未來發展「4大產業」的連接,擔負起粵澳兩地產業多元化相輔相成的責任,連通與深合區未來商業模式,同時可以解決居民原區工作的需求。
他說,未來東線南邊將經過橫琴連接國家軌道網絡,若能在北面進一步與珠海連接,更加可以促進拱北旅客、居民往來,吸引更多商業活動,相信這條通道將成為澳門的商業通道、居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