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宣揚減壓助居民身心健康

364

  【本報訊】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辦「疫情和經濟民生轉變下,怎樣保持身心健康」講座,邀請本澳註冊心理治療師陳立文為現場觀眾分享正念減壓等方法,讓居民在疫情下調節生活壓力。主辦方期望透過活動,提升居民的心理抗壓能力,促進居民對身心健康的關注和重視,從而引導他們更好應對由社會環境轉變所衍生的生活壓力。

  講座昨午在經民聯會址舉行,中聯辦協調部副處長級助理黃柏信,社工局家庭服務處處長陳耀虹,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社會工作部技術員郭倩如,經濟民生聯盟主席劉家裕、理事長何金明、副理事長兼活動策劃人凌家珍等出席。

  劉家裕致辭時表示,本澳今年持續受周邊地區疫情不穩等因素影響,經濟低迷,社會發生很多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事情,有見及此,期望透過舉辦是次講座,促進居民對身心健康概念的重視和關注,從而引導他們更好應對由社會環境轉變所衍生的生活壓力。

  凌家珍說,新冠疫情對社會經濟、民生等方面造成嚴重衝擊,居民過往未必意識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藉著舉辦講座提升居民的心理抗壓能力,更好應對抗疫環境下的生活。

  建健康固定生活模式有助抗壓

  陳立文表示,澳門有不少機構就情緒問題展開調研,當中發現市民的生活壓力、情緒困擾的症狀都有上升趨勢,認為由新冠疫情所牽引的問題,不論是經濟、民生生活問題,甚至居民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疫情影響市民原有的生活模式,亦令家人留家時間增加,可能會衍生更多衝突或情緒問題,建議市民在自身的生活層面上,建立健康固定的生活模式,增強自身抗壓能力,以及多關顧身邊的家人朋友。他更和現場觀眾一同練習正念減壓,透過簡易的呼吸方法及靜坐技巧,讓與會者達到放鬆與提高專注力的效果,提高幸福感及自我療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