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慶祝9月10日教師節,澳門中華教育會昨舉辦「在澳專職從事基礎教育工作滿(或超過)20年之教師」及「師友伙伴攜手共進」計劃之指導老師表彰儀式。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在會上表示,澳門特區將朝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在教育工作上,特區政府將緊密結合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以及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積極開展強化非高等教育科普工作和多元化的科普教學人員培訓,並將持續做好協助學生生涯規劃的工作,讓學生提升綜合競爭力。
讚教師肩使命提攜後進
表彰儀式昨傍晚在蔡高中學禮堂舉行,中聯辦副主任嚴植嬋,歐陽瑜,教青局局長龔志明及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陳虹等出席。
歐陽瑜致辭時,先感謝教育界對本澳抗疫工作的積極響應,全力支持和參與多輪核酸檢測工作,共同守護市民健康。她指出:教育工作者有神聖的使命,除傳授知識,還肩負培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任;教師既是學生的榜樣,也是陪伴他們乘風破浪、實現夢想的領航人;今次獲得表彰的老師,懷著一腔熱誠走進教室,多年來堅持實踐教育的使命,身教言教,提攜後進,是澳門教育界不斷發展和壯大的堅實力量。
完善教職人員職業保障
她續說,教育事業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特區政府貫徹「教育興澳、人才建澳」施政理念,積極透過《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澳門青年政策》等,做好頂層規劃,完善制度,整合和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和推動教育界共同發展。必須調強,優秀的師資隊伍是發展優質教育的關鍵,特區政府十分關注教學人員的職涯發展,透過《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學校發展計劃」等,創設有利條件,完善教學人員的職業保障,支持和鼓勵教師提升專業和學歷水平。此外,透過「智慧校園」服務、智慧教學先導計劃等,支援學校優化管理,協助教師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和品質。
歐陽瑜又提到,還要關注和做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工作,特區政府成立跨部門的「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強化聯動機制,持續跟進各項實務工作,教青局亦將增設中小學健康教育補充素材、成立校園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建立高危學生感應機制等,特區政府期望與各界合力完善對學生的保護機制,做好生命教育工作。與此同時,將持續開展一系列愛國愛澳教育工作,加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培養家國情懷,把握大灣區和深合區等契機,拓展視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她最後說,隨著國家和澳門特區進入發展新時代,希望教育界繼續支持特區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與時俱進,持續優化本澳教育系統,促進多元教學與質素提升,為澳門特區以至國家的未來發展培養各領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