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協之友辦兩會精神傳達會

369

  【本報訊】澳門粵協之友聯誼會昨日上午在萬豪軒舉行全國兩會精神傳達座談會,由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該會榮譽會長劉藝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副團長、該會榮譽會長崔世平,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該會榮譽會長莫志偉主講。主辦方冀藉座談會加深與會者對兩會精神的深刻領悟,深化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認識,更廣泛地凝心聚力。

  澳門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吳輝、二級巡視員布志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中聯辦退休幹部、陶然書畫社成員及該會會長、理監事、會員近60人出席。

  澳門人大代表團共提交96份建議

  劉藝良表示,兩會期間展現出中央對澳門代表團的高度重視和關心,領導人及部委親自聽取代表意見及建議,及時回應,並進行勉勵和指示。澳門代表團共提交96份建議,尤其針對粵港澳大灣區、橫琴合作區等與澳門息息相關的領域提出許多「到位」的建議,體現各代表進行了大量調研工作,「保質保量」參與兩會。

  崔世平分享說,面對2024年的挑戰,國家評估有利條件多於不利條件,應當努力拉大內需,為內部消費提供更多協助和支持,並保證大型基建的投資,汲納民間與政府資本共同合作,以更多渠道吸引更多資本,拉動本澳整體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兩會熱點之一,但新質生產力不會摒棄傳統產業,而是有助於傳統產業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未來的新產業。另外,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澳門政府適時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政策,是新質生產力「本地版本」的解釋,通過加強強項,補足弱項,推動重點產業。所以新質生產力對澳門推動巨大,有助促進本澳整體的生產力,期望未來特區政府做好落實執行,全力以赴,做出亮麗的成績。

  莫志偉稱,今年恰逢「雙慶」之年,「封關」管理後市民對橫琴合作區發展也有較大期望,期望作為政協委員能發揮自身作用,聆聽不同界別的聲音,並向有關部門反映優化建議。中央領導對澳區政協委員的工作予以肯定,並有多名領導親臨座談會聆聽意見,對澳門在國家安全、經濟適度多元等範疇提出寶貴意見。他持續關心本澳中小企,包括營商環境、落戶橫琴政策,以及利用好青年平台,讓內地的青年認識到「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最新發展。

  該會創會會長許世元指出:3位嘉賓的發言有助於學習領悟兩會精神,對國家未來發展更具信心。該會並定以此為動力,講好中國故事和澳門「一國兩制」故事,推動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為提升澳門居民的愛國愛澳情懷,讓愛國愛澳優良傳統薪火相傳作出努力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