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車手駕駛態度規範鐵馬

378

  【本報訊】日前有外賣平台專送員於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與一輛旅遊巴發生交通意外後不幸身亡,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黃萬濱表示,意外原因留待警方公布。他希望駕駛者應自律遵守道路規則,不應有僥倖心理。馬路不是賽道,駕駛者更不應以意外「輸贏」作為駕駛態度,守法、禮讓,才是駕駛核心理念。此外,亦要規範車手電單車的規格,以保安全。

  黃萬濱表示,現時網上經常討論交通意外的「輸贏」,他認為此風氣有很大問題,交通、駕駛並不是競賽,不存在輸贏,不應該以這種態度判斷交通意外,應要在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下禮讓,才是駕駛的核心理念。駕駛者更需自律,不管是否有交通燈或「天眼」,都需要遵守道路規則,因為僥倖往往導致傷亡事故發生。

  升級車手頭盔 外賣箱須平衡

  他續指,雖然「意外是意料之外」,但其實有條件可以把傷亡降至最低。硬件上,外賣車的規格未有足夠規管,由於現時外賣平台的車輛由車手自己提供,而且公司沒有提供維修部協助車手維修車輛。每到雨天,網上可見不少外賣車手跣胎「自炒」,黃萬濱認為外賣平台公司有責任對車手的車胎狀態作出勸喻和規管。

  雖然現時《道路交通法》有規定頭盔的標準必須達到一定系數,但外賣車手相對於一般駕駛者在道路駕車的時間更長,自然風險更高,頭盔的安全系數理應更嚴謹。以日前交通意外為例,該名車手不幸發生意外後,其頭盔嚴重變形。因此外賣車手頭盔的安全系數應設定更高標準;車輛掣動方面都需要有更高要求。同時,不少外賣平台要求車手要裝「外賣箱」,大部分「外賣箱」只是用繩索捆綁在電單車尾部,穩固程度存疑,有一定機會造成危險和影響平衡。

  規劃職業生涯 指引車手轉職

  軟件上,不少團體關注外賣車手是否有需要接受培訓,黃萬濱認為作為駕駛者有基本駕駛能力,加上近年電單車駕駛執照的考試難度都有所提升,駕駛者肯定具備足夠的路況認知和駕駛技術。他覺得更應重視駕駛者的駕駛態度,如需要開設培訓,他建議應著重於職業素養和生涯規劃,因為隨外賣車手年齡增長,體力和反應都會下降,就未必適合繼續同類型工作,生涯規劃培訓的過程中加入指引讓有需要的車手轉職。

  另外,現時外賣平台雖有為車手購買保險,但保額相對不高,建議政府將來要求外賣平台需為車手購買一定標準的保險額度,一旦發生意外時能夠為車手和外賣公司得到最大保障。

  發生意外的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黃萬濱形容存在多年來的「老毛病」,因為該圓形地進入市區和出口都集中在油站旁,繁忙的車流量集中在一條雙向單行線,而且可改動性不大,所以該路段經常出現「搶線」。而圓形地經常發生意外的原因,他認為主要是由於駕駛者行車過程不禮讓,以輸贏行先的態度有關。

  黃萬濱續稱,在考取駕駛執照時,就有學習進入圓形地後一定要行駛到內圈去到需要出的路口才切出外圈,但很多駕駛者考完試就拋諸腦後,只在外圈行駛。對此,他建議在進入圓形地前的路段增加適當路牌指示「車輛進入迴旋處請行駛內圈」,或在地線增加提示。而部分駕駛者就存僥倖心態「偷雞」走捷徑,亦有駕駛者會恃著自己遵守規舉就完全不禮讓,沒有考慮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而導致意外發生。種種駕駛態度的問題,令到很多同類意外不斷發生,他希望當局在發生嚴重意外後實施「再教育」,以擺正駕駛者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