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應世界和周邊地區疫情持續,從外地經空運抵澳的貨品、行李均有機會帶有新冠病毒。對此,澳門民航局及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對現時所有抵澳航班均按照出發地的風險等級作分流管理,所有入境貨物及行李均經多重消毒,負責消毒等工作人員同樣按照嚴格指引及流程,防止病毒經航空運輸途徑進入本澳。
民航局及機場專營公司昨早在機場禁區向傳媒介紹進口貨物消毒流程。民航局機場規劃暨航行部總監林達明表示,本澳航空業一直配合國家及特區政府堅守「外防輸人、內防反彈」政策,實施必要的防疫措施。局方不時留意疫情最新變化,要求航空業管運機構嚴格遵照衛生局和民航局指引適時調整操作流程。所有抵澳航班均按照出發地的風險等級作分流管理,所有入境的貨物及行李均經多重消毒。同時,會要求消毒工作人員穿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在貨物及行李消毒工序完成後,更會對卸貨區進行多次消毒清潔。
機場專營公司機場營運部高級機場營運主任陳浩倫指出:所有涉及中高危風險航班的操作人均須穿著全套個人防護裝備,口罩須使用N95或同級產品;機場清潔公司人員首先會對抵澳飛機的貨物艙消毒,並關上艙門10分鐘;待10分鐘後,再從飛機上卸下貨物集裝箱送往停機坪另一次消毒;消毒完成後,地勤服務供應商的貨運拖隊會將貨物集裝箱拖往貨運倉庫進口區前面的「接收區」。
分紅綠隊人員處理貨物不交集
他表示,進口貨物倉庫分兩個區域,包括「綠色區」用於存放已消毒貨物;「作業區」分綠色和紅色,用於分拆及消毒貨物;作業期間,該區域會變為紅色區,待作業完成及經過消毒,此區域會轉回綠色區。他又提到,處理入口貨物即「紅隊」人員會從貨運拖隊接手將貨物拖入倉庫作業區(為紅色區);分拆貨物集裝箱前,如有塑料包裝會先取下,再對集裝箱的把手消毒,隨後並對集裝箱內部消毒,再關上門10分鐘;分拆作業期間,會對貨物的6面消毒;消毒後,「紅隊」會將貨物移至隔離區,「綠隊」會將已消毒貨物從隔離區轉移至綠色區存放,並貼上標籤標明貨物已消毒。稍後,「紅隊」會將作業區(紅色區)和設備消毒,經消毒後的紅色作業區會轉為綠色作業區。
陳浩倫指出:對作業人員也有嚴格規定,其中「綠隊」任何時候也不能進入紅色作業區;「綠隊」在進口貨物倉庫工作時,必須穿戴個人防護裝備;完成工作後,「綠隊」需要在特定處理區除下個人防護裝備。「紅隊」在任何時候也不允許通過綠色區;「紅隊」和「綠隊」之間要保持至少1米距離;「紅隊」在進口貨物倉庫工作時,須穿戴個人防護裝備;「紅隊」須在新機庫紅房特定處理區除下個人防護裝備,並須在下班前洗澡;「紅隊」必須遵循機場防疫中心的指引進行核酸檢測;「紅隊」不需工作時,須返回機庫的紅房休息候命;「紅隊」將由特定車輛運送往返作業區;「紅隊」並須遵循高風險前線人員的下班指引。期望通過上述一系列消毒流程,防止病毒經航空運輸途徑進入本澳。
另外,民航局公布,過去1周,抵澳航班合共40班,貨運量逾13.8萬公斤,其中9班全貨運航班來自內地以外的高風險地區,貨運量共3.7萬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