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判縮短醫觀須符抗疫總策略

389

  【本報訊】應變協調中心昨日舉行例行記者會。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現時,本澳處於抗疫常態化階段,沒有社區病例。然而,從風險地區來澳人士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較高,如果毋需醫學觀察,又或者大幅縮減醫學觀察時間,有機會將病毒帶到社區,這會與本澳遵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與「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一致。

  考慮到奧密克戎(Omicron)病毒株的疾病潛伏期較短,本澳早前已經將醫學觀察時間由原來的10天縮減至7天,衛生當局將收集更多數據,包括本澳數據,科學研判進一步縮短醫學觀察期的可行性。另外,現時珠澳通關核檢有效期為48小時,治安警察局行動及通訊處處長馬超雄表示,至今未收到改變核檢通關有效期的消息,倘有新消息會公布。

  有傳媒關注猴痘疫苗何時抵澳?梁亦好回應指,本澳會購買丹麥公司巴伐利亞北歐(Bavarian Nordic)生產的猴痘苗,目前處於採購程序,正與疫苗供應商溝通。她又稱,猴痘對普通人群感染風險低,仍然建議個別有感染風險的人士接種,例如與猴痘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士、高風險性行為的人士、高風險醫護人員等,目前未有需要展開大規模疫苗接種。

  兒童mRNA疫苗最快下月供澳

  至於6個月至未滿5歲兒童的mRNA疫苗採購進度,梁亦好表示,正與供應商商討交貨細節,已進入採購程序,供應商提供的初步供貨時間為今年10月至11月。當局對接種mRNA疫苗有經驗,當疫苗運抵本澳,便可即時開放預約及提供接種。

  亦有傳媒引述港澳貨運船員反映,每次回澳均需變黃碼3天為生活帶來不便。梁亦好表示,當局過去因應港澳貨船往來港澳之間,採取很多不同措施避免本澳船員與香港船員和貨物接觸,減少感染風險。而早前本澳亦有港澳貨運船員感染,當局重新仔細審視環節,尤其若有人不幸感染,如何將社區風險減至最低,同時要平衡船員生活需要,因而豁免相關人員的醫學觀察,但要有相應措施減少他們進入社區的風險和聚集,因此採取黃碼措施。

  另外,有傳媒問及醫觀酒店至今的運作費用,旅遊局傳播及對外關係廳廳長劉鳳池表示,醫觀酒店兩年來一直持續運作,部分酒店需要時間處理相關單據,當局希望準備好各項資料才對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