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隆步行區今起調整通車範圍

439

  【本報訊】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昨召開本年度第四次全體會議,由社文司司長、委員會主席歐陽瑜主持。會後,媒體關注福隆新街步行街實施時段是否調整,委員會副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回應稱,將連同步行區範圍調整一併公布;她又重申,當局聽取意見後,將作出平衡各方意見的調整。不過,至昨晚8時半,文化局突然透過新聞局網站公布步行區範圍及時段自今日起作出調整,包括開通新填巷及連接紅窗門街1段的福隆新街,開通爐石塘巷行車道,調整步行區實施時間為每日上午11時至晚上10時半。

  會議議程包括總結「第一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成效,文化界別法人申請確認續期、修改章程等,及文化發展基金會向委員會介紹歷史片區活化資助計劃。梁惠敏,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邢榮發,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許鑫源會後向傳媒總結會議內容。

  步行區實施時間早11時至晚10時半

  有媒體關注福隆新街步行區時段是否會考慮縮減?有關方案是否取得街坊及商戶認同?梁惠敏回應稱,有關步行區計劃有商戶支持,亦有商戶認為對生意有影響,政府在汲納不同意見後,平衡各方意見作出調整。她強調,局方持續與街坊和商戶溝通,亦樂於接受不同意見,希望持續汲納不同意見,作出更好的優化計劃。

  文化局昨晚公布,今日起將對臨時步行區範圍作出優化調整:包括在維持福隆新街主街的一段步行區基礎上,開通新填巷及連接紅窗門街1段的福隆新街,開通爐石塘巷行車道、於大街三角地設置上落客貨位置,以及調整步行區實施時間為每日的上午11時至晚上10時半。此外,日後亦將因應節假日、部分周末或特別活動安排等,靈活調整臨時步行區的安排,以配合舉辦節慶活動所需。

  為配合上述措施,相關街道上之交通指示標識將同步作出調整,新馬路行人道圍欄(由議事亭前地至福隆新街一段)亦將增設指示牌及標識。而為更好保護福隆新街建築特色,營造良好的街道風貌及營商環境,文化局按計劃分階段對福隆新街建築物進行外立面修復工程,經規劃及協調,即日起將先對福隆新街10幢建築物施工。

  國際兒童藝術節9大板塊獲得成效

  由社文司指導,文化局主辦的「第一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在7月至8月期間舉行,首屆活動設9大板塊,共帶來45項豐富多元的活動,吸引不少居民及旅客參與。會上向委員總結兒童藝術節成效,並就未來發展聽取意見。邢榮發指委員會支持兒童藝術節舉辦,認同首屆成效理想,取得較好迴響。

  國際兒童音樂節部分展覽及大型藝術布置持續至10月底,預計吸引超過21萬總參與人次。其中,主題戶外藝術陳設預計總人次為10萬;「MICAF童樂日」藝術嘉年華首辦戶外嬉水及泡沫派對刷新觀眾新體驗,嘉年華舉辦6天共226節活動,錄得6.3萬參與人次;龐比度藝術奇幻世界—視覺藝術展覽帶來1000場活動,預計總人次為2萬。此外,主辦單位亦進一步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多元平台文旅推廣,傳播效益理想,新媒體及網絡平台宣傳觸及人數近1500萬人次。特設的吉祥物小精靈米卡走進社區,打造IP效應。

  會上並介紹「2024年歷史片區活化資助計劃」,計劃於9月10日至12月30日接受申請,鼓勵企業經營配合每個片區定位的店舖或空間,營運具有鮮明特色、活躍片區氛圍的商業項目,帶動歷史片區活力,同時獎勵經營期內有助推動歷史片區發展的項目。委員會認同計劃在推動片區的發展上起到積極作用,並對計劃的宣傳力度、簡化申請流程及資助期限等方面提出意見。申請期至今1個月,許鑫源透露,暫時接獲1宗申請,與飲食相關,未來將持續加強宣傳。

  此外,會上亦就4項文化界別法人申請確認續期及1項修改章程聽取委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