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正就《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進行公開諮詢,《規劃》提出「公交優先、綠色出行」等原則,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平常會議,有委員議程前發言時指出:氹仔步行系統目前已相對完善,市民關注未來中區步行系統的規劃,冀《規劃》可改善舊城區的出行系統。
委員林偉濠指出:現時氹仔多個步行系統,如望德聖母灣自動步行系統,湖畔花園至龍環葡韻步行徑、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綠廊、亞利雅架圓形地行人天橋等,成功改善氹仔各區步行系統,對鼓勵市民選擇步行起到積極作用。而中區是澳門傳統的商業中樞,不少街巷路面狹窄,倘以完善、合理的公交系統配合舒適的步行環境更為合適。基於此,希望當局為中區構建步行系統,營造優質綠色出行環境,讓有條件的市民多步行,也可減輕巴士載客量壓力,改善本澳交通和環境問題,亦能推動商業活動,社區互動的機會隨之增加,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委員李仲言提出,在規劃構建步行系統同時,亦可考慮利用現時為數不少舊區天橋,並加以接駁合適的現有天橋,串聯各區步行網絡,向市民提供舒適又便捷的系統。步行系統設計更要以人為本,上落位選址應符合居民實際需要,達到點對點,提升居民使用率。無障礙設施及安全設計需科學實踐,安裝升降機取代扶手電梯設計,當中亦要注意附近一些低層單位民居以免影響他們生活私隱。另外,安裝時可以採用預製件模式施工,進一步縮減施工工期。
最後,在發展綠色出行的同時,亦要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條件,加強輕軌與巴士的接駁,構建交通一體化發展完整步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