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要多關顧弱群度難關

402

  【本報訊】由於今波疫情嚴峻,政府的防控措施一次比一次嚴格,最新的除了一連8天做4次全民核檢,每日要做一次快測外,如非必要不外出留在家中,以降低感染風險。為了抗疫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巿民都非常配合。但與之同時,社會必須關顧弱群的需要。如已78歲的獨居長者余和盛婆婆,因不會使用手機上傳快測結果,以致健康碼轉黃,不能乘坐巴士,更不能入超巿買物資,令余婆婆一度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最終獲社團服務處的幫助,才解除決她的困窘。

  余婆婆獨居於石排灣社屋,丈夫已過世,唯一的兒子亦早已失聯,在澳只有遠房親戚,以往主要靠電話與他們聯絡。疫情期間,余婆婆由於不懂上網,接收資訊存在困難,平日只能靠前往區內社服團體服務處了解訊息及由職員協助印製紙質健康碼,以方便出入。

  惟由於疫情在社區蔓延,政府收緊防疫措施,早前要求居民去採樣先在家中進行自我抗原快速檢測,余婆婆由於不懂操作,加上區內的社服團體配合政府防疫措施而未有開放,不計可施下,余婆婆未有按照安排進行,直至做全民核檢時,才被告知其健康碼已變黃碼,不能進入超市購物,也不可以乘搭巴士,余婆婆頓時覺得天要塌下來一樣,徬徨至極「飯都食唔落,唔知以後點算!」後來相關社服團體的工作人員透過電話慰問她時,得悉余婆婆的困境,便每日透過電話協助余婆婆上傳快測結果,才得以變回綠碼。

  余婆婆表示:「我每月領退休金生活,身邊無兒無女,幸住上社屋,不用交租,減少很多生活開支,好感恩政府關顧,希望疫情盡快過去,澳門回復返以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