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較滬兇猛全民應配合抗疫

306

  【本報訊】本澳今波新冠疫情仍然持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副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特區政府昨日早上與上海專家溝通,比對澳門與上海的情況,發現澳門這輪疫情的病毒較上海的傳染得更快,潛伏期更短,故特區政府要求市民高度配合減少人與人接觸。至於社會不少聲音希望本澳全面停工,歐陽瑜強調,若讓整個社會「靜止」,需要考慮社會承受的問題,但她說倘實施下一輪防疫措施疫情還沒有受到控制,不排除採取全市「靜止」等措施。

  昨在疫情記者會上,歐陽瑜表示,新一輪疫情出現以來,政府已採取不同手段,使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減少,避免人群聚集,政府在不同階段有不同措施,包括政府公共部門停止非必要和緊急的服務,當局呼籲私人企業減少員工上班,娛樂場所關閉,學校全面停課,並有大量措施減低社區人員流動等。目前,政府經評估,認為暫未到需實施網格化預案的階段,政府會對每日的情況作出研判,有最新決定會向市民公布。她說,社會「靜止」狀態是個目標,政府可以用很多手段去達成,應變協調中心希望市民繼續支持政府的抗疫工作,使澳門盡快度過疫情。

  按部就班施策不排除社會靜止

  傳媒一再提問及本澳何時才會實施社會「靜止」?歐陽瑜表示,前日行政長官與所有司長舉行政務會議時曾討論相關議題。她解釋指,若讓整個社會「靜止」,需要考慮社會承受的問題,故此希望按部就班實施各項方案。如果實施了下一輪防疫措施,疫情還沒有受到控制,便不排除採取其他措施,包括全市「靜止」。但她強調,若實施這套方案,必須考慮物資配送、市民心理建設等問題,市民也可能會出現恐慌情緒等,政府需要就此作多方面全盤考慮和預案,社會和市民可以繼續思考、向政府多提意見。

  她又提到,目前是抗疫關鍵時刻,特區政府昨日早上曾與上海專家溝通,比對澳門與上海的情況,發現澳門這波疫情的病毒較上海的傳染得更快,潛伏期更短,因此,特區政府要求市民高度配合。在過去1星期,措施已有效減少社區感染,如果這個星期的措施運作良好,市民予以配合,將會令抗疫工作更暢順。她表示,明白抗疫很難,再次感謝市民、前線人員和傳媒的支持和配合。

  被問及本澳防疫措施是否仍然有效,疫情是否仍然受控?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早前本澳在各項措施的努力下,不能說防疫措施好成功,但把確診個案控制在平穩上升階段,通過全民核檢、市民抗原自測、後續流行病學調查和管控措施等,可發現社會面隱形傳播鏈的數量正在下降。他舉例指,前日新增90宗個案,當中三分二在社會面發現,是由於當局發現1個陽性病人後,快速地找到相關密接者和共軌人士,因此在社會面能短時間找到其他個案。

  抗疫有失誤汲取教訓解決問題

  他又指,根據不同地方疫情的數字及發展規律,今波疫情病毒平均每個病人可傳播7個人,按照此規律,本澳疫情陽性數字便會出現幾何級上升。而在衛生當局努力下,目前可以說把疫情控制在平穩階段,證明當局的工作有成效。他強調衛生當局會不斷加快檢測及管控同步開展工作,同時亦需要減慢病毒傳播速度,故此,應變協調中心再次促請市民同心合力減少人與人接觸,雙管齊下控制疫情,減少社會面的個案出現。羅奕龍又強調,動態清零抗疫目標不變,本澳會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手段和措施達到目標,當中亦會聽取不同地方抗疫專家的意見,汲取經驗。

  另外,傳媒問及官員問責問題,歐陽瑜坦言,整個抗疫中一定會存在失誤,但有教訓就要汲取教訓,解決問題,才是負責任做法。她舉例指,政府曾要求7月1日起進入賭場及地盤的人士需持48小時核檢陰性證明,導致6月30日早上多個檢測站出現人龍。歐陽瑜直言,每次政策改變且涉及多人突然需要做核檢時,偶爾都會發生多人輪候的情況。她又指,當局亦發現若涉及關閘附近的人士需要做核檢時,北區一帶核檢站經常出現突然人群湧現情況,政府已即時就事件召開會議,要求部門與核檢站加強溝通,尤其核檢站應按預約時間接待市民,並適時調整核檢站每個時段的名額,以改善人群聚集。她並強調,政府會持續檢視防疫措施,並召開跨部門會議,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以及完善現有機制。